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大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投身创业大潮,也有不少学生将了解创业基本知识、提升创业能力、进行创业实践等列入自己的暑期规划。要做好这份“暑假作业”,善用学校资源是必备攻略之一。记者采访了部分在暑期创业或参与创业培训的学生,了解他们如何合理利用暑假黄金期,借助高校为学生提供的针对性支持和服务,实践自己的创业梦想。
7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大一学生罗钧龄正在为公司的正式运营做最后的准备,他希望自己的创业项目能在暑假之后的9月入驻学校的创业孵化基地。如今,国内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基础设施发展迅速。2017年4月至5月,中国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曾面向全国130所高校开展了问卷调研。结果显示,85.5%的高校建有创客中心,超过70%的高校建有创业孵化器和实验室,41.1%的高校建有校内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中心。68.6%的高校年投入金额在百万以上,七成高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类课程。
同时,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步体系化,通过打造创业教育生态圈为学生提供持续帮扶、全程指导和一站式服务,其中就不乏创业训练营、创业比赛等暑期活动。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例,其创业启蒙、创业教育、创业实践和创业扶持四位一体的闭环式体系可以服务不同需求的大学生创业者,其中创业启蒙环节的重要落脚点就是暑假创业训练营,参加该活动的同学会在创业导师的指导下接受课程讲解、经验分享、企业参观、沙盘实训、校外素拓等环节的培训。在参加学校活动,提升创业能力的同时,不少大学生也利用暑假空闲时间开始尝试创业。
学生故事 1
利用暑假黄金期,启动创业实践
罗钧龄,中国人民大学大一学生
7月5日,记者在中国人民大学一咖啡厅内见到了罗钧龄,“今天确认了渠道推广等事宜,明天公司正式开始运营。”谈到自己的创业项目,这位年轻的CEO神采飞扬,“我们想做的是投资教育,如今投资者需求强烈,却没有匹配的投资技能,而且投资标的缺乏,我们希望能够解决这些问题。”
2017年3月,罗钧龄与合伙人开始筹备创业,计划做线下私人定制化的投资者教育课程,提升客户投资技能。他们先在学校创办了投资培训社团,为创业试水,在运营过程中不断调整用户定位,完善创业方案。
调研和准备初步完成后,罗钧龄决定在暑假启动公司。在他看来,暑假这是一个很好的时间窗口。 “对创业者来说,思维的连续性和专注性非常重要。大学生在暑假有大把空闲时间,不会被考试或上课所打断。”在他看来,许多大学生创业者没有很好地利用暑假,主要原因是用户群体太窄。“学校里很多创业项目针对的都是学生群体,导致假期无法运作,我的创业项目定位在社会群体,不会受暑期影响。”
此外,罗钧龄觉得懒惰和驱动力不足也是大学生创业者荒废暑假的重要原因。“其实我自己也很纠结,内心也很想利用暑假出去玩。但这次创业对我而言不是一次简单的尝试,我想把当成一份事业,像职场人那样持续且兢兢业业地去做。”
罗钧龄说,希望自己的团队和创业项目易道交易学院能在今年9月入驻中国人民大学创业孵化基地。
学生故事 2
参加创业培训,重新规划创业路径
李聪睿,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大三学生
大二暑假时,李聪睿就参加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暑期创业训练营。当时,他对人体外骨骼项目产生了兴趣,有了模糊的创业想法,希望借助训练营了解创业相关知识。
在一个星期的培训中,他不仅找到了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也逐步了解了将创业想法落地的整个过程,包括以技术为先集结人才、精准定位用户、募集资金、项目管理、路演等等,也就此启动了自己的人体外骨骼创业项目。
训练营结束后,他和团队成员又在创业道路上摸索了小半个学期,虽然最终因为技术困难停止了项目,但这段经历加深了他对创业的理解。“我发现创业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事,会遇到许多困难和阻力,需要人脉、技术等方面的积淀,所以我毕业两三年以内应该不会再次创业。”
李聪睿说,在想法变得更切合实际的同时,训练营的培训和短期创业实践也给了他更大的勇气和决心。“有了一定积累之后,我肯定还会再创业。”
攻 略
既要补理论也需多实践
张弛,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团委书记
大学生暑假期间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为创业做准备。现在市面上有很多有价值的商业类书籍,如《野蛮生长》、《我为什么要投资你》、《浪潮之巅》等。大学生可以从这些书中汲取支撑创业理论,也能从这些书中看到创业的艰难。
除了多看书,有创业想法的大学生也需要多实践,比如参加创业训练营,学习创业知识,提高创业能力;另外也可以到创业公司实习或者到优客工场等实地观察,了解创业公司如何运转,创业者又是怎样工作和生活的。
也建议学生充分利用学校资源,找到“娘家门”。在北航,学生遇到创业相关问题可以去找校团委寻求帮助和支持,校团委老师会按学生的实际问题划归到契合的学院对接,学生可以零成本地获得老师的帮助和指导。
结合专业知识兼顾创业学业
张冠勇,中国人民大学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副总经理
对大学生创业者而言,辛苦和忙碌不可避免,坚定的创业信念和对项目的长期兴趣是在压力下继续坚持的前提。同时,当学业与创业有交集,专业知识能够为创业服务时,学生更容易兼顾两者。
现实中,大学生草率创业后又为了学业选择放弃的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创业教育的缺失。
创业不是儿戏,团队负责人要有规划,要做好风险识别。如果学生提前接受过创业教育,具备创业能力,就会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预估,了解如何培养团队,不断孵化人才,推进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