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口碑 > 正文

发改委中成药降价一触即发 药企称更像“温柔一刀”

时间:2014-02-21 09:37:47 来源:新浪财经 评论:0 点击:

  发改委完成价格评审中成药降价一触即发
  
  王卓铭
  
  2月19日,发改委药品价格评审中心公示称:2月13日,药价评审中心在北京召开了妇科、眼科、耳鼻喉科、骨伤科和皮肤科中成药的价格预评审会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查询评审中心的评审会议记录发现,2013年11月14日开始,发改委密集举行了7场有关中成药的价格评审会,评审范围包括了2010版医保目录里中成药部分的所有种类。
  
  “去年开始的中药价格调整预期越来越临近了,今年上半年肯定会有具体的调价政策出台。”一家上市公司政府事务负责人表示。由于扶正祛湿、抗肿瘤等中药大品种已经于2013年底之前分别召开过评审会,因此业界都已经有了一定准备。
  
  而有关外界盛传的“中药注射液将统一降价15%-20%”的说法,记者分别求证两家中药注射液企业负责招标和政府事务的人员,两者均表示未获知这一信息。
  
  评审与降价
  
  发改委评审中心召开评审会与药品降价之间的联系是十分明确的。
  
  2012年2月18日,评审中心对消化、血液、抗肿瘤药物及调节免疫功能药物四类药品进行了评审。当年10月8日,发改委宣布调整抗肿瘤、免疫和血液系统药品价格,降价幅度17%。而对于一些小品种,评审会开完不久,降价令就会到来。2013年11月初精神麻醉类药品评审会召开,12月30日9种麻醉药降价的政策就已袭来。
  
  自从2013年1月7日,发改委宣布对医保目录中的西药价格调整完成之后,中成药的降价便被摆上议事日程。然而政策的另一只靴子却始终没有掉下来,各种猜测之声也在2013年不绝于耳。
  
  从2013年11月份开始,中成药的评审节奏突然加快。评审中心分别于去年12月3日至6日四天,连续对祛痰、扶正、肿瘤等18类中成药品种进行了评审。2014年2月13日,又对剩下的五个小类品种进行了评审。
  
  上述上市药企人士介绍:“从以往的价格调整规律来看,中成药降价不会一批完成,肯定还是会分批次进行。我预计会分两批,肿瘤等大品种一批,妇科等小品种一批。”
  
  在中成药常用药中,心脑血管用药、抗肿瘤类用药、呼吸和消化道类用药等三类药品总销量排在前三位。
  
  有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三级医疗机构的心脑血管类用药中,中成药用量为36.63%,二级医疗机构的用量为41.89%,一级医疗机构为46.92%;肿瘤类用药在三级医疗机构的占比为18.57%,二级医疗机构为7.98%,一级为7.77%,县级医疗机构为6.98%。
  
  基本药物中,中成药更是“独领风骚”。2月8日,内蒙古公布了基药制度实施以来的50批基本药物销售统计结果,血塞通注射液、脉络宁注射液、血栓通注射液和复方丹参滴丸占据前四位。
  
  一旦这些中成药品种降价,相关企业的销售业绩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影响。
  
  药企不慌
  
  中药注射液在中药品种中占据较大的份额,此前市场预期降价幅度在10%~15%的水平,部分品种超过25%。但上述药企人士表示:“几次评审会议都没有明确提到对中药注射液有单独的价格调整策略。”
  
  记者从两家中药注射液生产企业中也得到了同样的信息,某企业招标负责人表示:“所谓15%的降价只是业内传闻,不是正规渠道的信息。”
  
  中药注射液将大幅降价的传言,可能源自其较高的利润率。中药注射液平均利润在50%左右,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得这些品种在推广时游刃有余,因此不仅基药,即使普通医保药品种,中药注射液也是中成药中销量最大的品种。
  
  另一个备受关注的板块是中药“优质优价”品种,与西药中的单独定价类似,这些品种享受区别定价策略,如同仁堂(19.15,-0.20,-1.03%)(600085.SH)的牛黄解毒片、千金药业(13.52,0.18,1.35%)(600479.SH)的妇科千金片等。
  
  上述药企人士称:“优质优价品种没有被单独拿出来评审,可以肯定的是会采取西药单独定价的降价策略。总体调整幅度不会超过一般中药品种。”
  
  
  因此,被采访的几家企业显然并不担心发改委的砍价大刀。上述上市药企负责人表示:“从西药的调价幅度来看,砍价较高的品种往往是政府指导价和实际中标价之间差距较大的品种。也就是说,这些品种的政府指导价本身偏高。”
  
  2011年湖北基药招标中,药品实际中标价比国家指导价下降了45.8%,这一现象同样在医保药品中存在。这些品种往往会被大幅压低政府指导价,但实际上并不影响它们的招投标价格。而大量指导价和中标价较为接近的品种,如优质优价的中药,从西药调价的经验来看一般不会遭到很大幅度的砍价。
  
  这是众多药企心中不慌的原因之一。而且近一年来,资本市场和生产企业均对“价格调整”工作已经做好充分的准备,不像此前西药调价时的不知所措。
  
  “经过前一轮西药的调价,发改委在操作上已经掌握了很成熟的办法。价格砍得恰到好处,没有听说哪个企业因为降价而生存不下去了。”在上述药企负责人看来,发改委的降价更像是“温柔一刀”:企业乐于接受,社会反响也很好,政府也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相关热词搜索:发改委 中成药 降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