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口碑 > 正文

创建健康中国,造福全球人民

时间:2016-10-17 11:18:24 来源: 评论:0 点击:

 
 

  中国卫生管理学科建设的阶段总结

  ——献给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创建“健康全球示范区”的建议

  朱敖荣(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安徽 合肥 230032)

  编者按: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以朱敖荣教授为首的一批老、中、青专家学者怀着对新中国卫生改革事业的高度关注和极大热忱,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他们持续发表有关健康中国的论文,阐述他们对卫生改革事业的建议,对广大人民群众健康事业的关注,本篇文章是对近年来一些有关健康中国论文的高度概括和总结,文章思路敏捷,条理清楚,是一篇不可多得的好文章,希望能引起有关专家学者的探讨,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使健康中国这项伟大的、有益于广大人民群众的事业早日开花结果!

  中共十八届六中全会:

  2016年8月19日至20日,中央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8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习近平总书记主持会议。从此,中国卫生事业走上了《健康中国》的新轨道。得到了全中国和地球村人民的热烈欢迎和欢欣鼓舞。

  会议认为: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也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这对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意义。

  会议提出:要坚持正确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坚持健康优先、改革创新、科学发展、公平公正的原则,以提高人民健康水平为核心,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从广泛的健康影响因素入手,以普及健康生活、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大幅提高健康水平,显著改善健康公平。

  会议认为:要坚持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需求。要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政府投入,加快卫生队伍建设,推动健康科技创新,加强健康法治建设。要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慢性病人等重点人群的健康问题。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健康基础。

  为了使人民群众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我们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编辑提供了一本《健康中国资料库》,现将其主要内容和观点,介绍如下。

  全世界尊敬的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为全人类的共同贡献之一,是他们从参加革命开始,就一贯重视、关心、支持人民群众的卫生事业。建国初期确定的四大方针: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这是历史性的总结和导向,至今仍然闪闪发光。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951年8月,毛主席和周总理就专派二野卫生部长钱信忠到苏联学习卫生事业管理科学,当时称保健组织学,于1956年回国。1957年9月由钱信忠和陈海峰在北京天坛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举办了保健组织学高级师资班,开始形成了我国卫生管理学的骨干力量。在全国各高等医学院校,开设了保健组织学课程,开展了学术研究活动,后因文革而终止。

  1983年5月钱信忠部长和陈海峰教授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中国卫生管理学科建设学术会议。为了解决中国卫生事业的科学领导问题,由朱敖荣教授倡议,会议决定:必须建立中国卫生管理学院、专业、学会、刊物和研究机构。会后经调查确定:由中央投资在合肥市安徽医科大学开展工作。卫生部于1984年9月建立卫生管理系,1988年10月建立卫生管理学院,同时建立了学会、刊物、研究机构,统称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随后,全国各省市亦陆续建立了相应机构。

  1995年11月,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为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召开全国卫生工作会议,做学术准备。决定在北京医科大学,主持召开“21世纪中国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的总结和汇编,为全国卫生工作会议的成功召开,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2年6月,学科中心为中央举办“全国农村卫生工作会议”做学术准备,决定在山东省泰安市,主持召开了“新世纪中国农村卫生学术研讨会”。会议的成果,为中央会议的成功召开,发挥了重要影响作用。

  2009年9月,学科中心为纪念新中国卫生事业60周年,在安徽省合肥市主持召开了“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卫生事业学术研讨会”。会议的成果,为以后的医改活动,发挥了有益作用。

  学科中心还特别重视城乡基层卫生工作,开展了多种学术研究活动,主要的活动有:“健康保障制度的研究”,“城乡基层社区卫生服务的研究”,“城乡基层全科医学服务的研究”,“城乡基层开展股份合作制的产权制度改革研究”等等。

  自2012年11月中共十八届换届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国际国内的威望不断上升。我们中国卫生管理学术界的积极性也随着高涨,近四年来,我们送给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五中全会,以及历届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提出了各种学术建议和意见共十余件。

  特别是庆祝中国共产党95周年活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重点介绍了创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经验。其中提出不忘初心,继续前进8条意见,第6条讲到党的根基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一切为人民,依靠人民,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要不断把为人民造福事业推向前进,创建健康中国,应是重点。

  我们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在总结古今中外,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新中国成立前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卫生事业的经验和教训,重点展望了中国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美好前景和地球村的卫生发展趋势。故特撰写了《创建健康中国,造福全球人民》的社论。社论的思路是,既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又能为健康全球起示范作用。现将社论的主要观点,介绍如下,供领导和各界参考。

  1、创新卫生战略思想

  第一,生命最宝贵,健康应第一的民生地位。因生命、健康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创新思想是创建健康中国。

  第二,福利性公益事业的卫生性质。创新思想是:国家为主导,社会和群众共同承担责任,能确保人人健康。

  第三,明确三大卫生方向:农村卫生重点,城乡结合。这是全民健康的保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这是领先医学的导向;中西医并重,中西医结合。这是创新医学的基础。

  第四,三满意的卫生目标:人民群众的满意:是享有免费、优质、安全、就近的医疗卫生服务。医务人员的满意:是应发扬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淡泊名利、受人尊敬的传统精神。东汉名医董奉,对困难病人,不收钱,病人则在后园植杏树,以示感谢。后人常以“杏林春满”赠医生,以示尊敬和赞誉。当前医师,应享受教师和公务员的同等待遇,这是被历史、国际公认的受人尊敬的三大职业。党政领导满意:具体表现为卫生事业受人民群众的赞扬。

  2、创建中国新医学的卫生队伍

  由毛泽东主席和周恩来总理积极倡导的,通过中西医结合,含民族医学,创建中国统一的高于中西医的新医药学,简称中国新医学。这是毛泽东思想对人类健康保障的重大贡献。

  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的斗争》中提出:“医院要用中西两法治疗”。后在延安时期的解放区和军队卫生工作中,都普遍开展西医学习中医和中医学习西医活动。并称西医中国化,中医科学化,定名为团结中西医。当时的总后卫生部长傅连障和马海德博士等,都积极地参加了中西医结合活动。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对音乐工作者谈话中指示:要以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药学。1958年毛泽东主席明确指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同年11月中共中央发布组织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的批示,进一步推动了中西医互相学习和结合的步伐。

  1970年12月10日至1971年2月28日,前后共计用二个半月的时间,由周恩来总理在北京饭店亲自主持召开了全国第一届中西结合工作会议,发布了重要的“会议纪要”。提出创建中国统一的新医学、新药学的特殊重要性,是对人类健康保障的重大贡献。

  中西医结合的三大特色

  特色之一,可发扬中医简、便、验、廉的作用。中医诊断上的“切脉(脉诊)”和“舌诊”有独特的效果。中医治疗上的针炙、推拿、点穴、火罐等,都有神奇的疗效。且都可实现免费或低收费。

  特色之二,可发扬各自的精华和优势:中医是:“整体平衡,辩正论治”,西医是:“科学诊断,重点突破”。可实现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发展。更能提高质量水平,解决疑难、危重疾病。当前应要重点创新解决恶性肿瘤和健康长寿。

  特色之三,自2014年2月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已经组织力量开始了“中国新医学综合分析仪”的研究。设计思路是通过一部简便仪器,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综合信息分析而形成。可在城乡基层卫生机构,实现对个体观察健康状况,并提出诊断意见和治疗、预防、保健等方案。这项研究正在进行之中。

  中国新医学卫生队伍建设的建议

  根据国际的成功经验。由于医生应对人群的生命和健康负责,故医生必须具备本科以上水平,建议今后停办专科,均办本科。对现有在职专科医生,可推行中升专,专升本的进修教育,用5到10年时间,将全部医生都提高到本科以上水平。

  建议创新举办中国全科医学大学。1992年9月我们受卫生部钱信忠、陈海峰的委托,举办了黄山医科大学,全科医学院。它要将医学科学的先进成果,特别要体现中国新医学的成果。贯彻在办学全过程,明确提出:学校要办成“五结合”(中西医结合、防治结合、医护结合、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结合、医疗服务与卫生管理结合)和“六功能”(融预防、医疗、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指导为一体)的全科医学院。当时培养的家庭全科医生,实现了深入城乡基层,能安心工作,群众满意,得到国内外的一致好评,被赞誉为安徽的同仁堂,第二个人小岗村。到2000年1月31日卫生部科教司发布《关于发展全科医学教育的意见》确定全科医学是临床二级学科,只能办毕业后教育。从而停止了招生。

  事后,我们向中央领导反映意见,2003年7月13日教育部办公厅,根据温家宝总理、吴仪副总理、陈至立国务委员的批示,给学校朱敖荣院长复函:肯定黄山医大培养全科医生,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希望学校在完善办学条件的同时,尽快恢复学历教育,为基层培养卫生人才,探索、积累经验。当时,因不能“租房子办学”为由,未给恢复。

  2010年5月,胡锦涛主席、温家宝总理,均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为国家培养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全科医生成为全国公认的典型。我们提出《关于恢复黄山医科大学,举办全科医学院的报告》,当时的主要内容是:毕业后教育的全科医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必须举办独立的全科医学专业教育,含本科、研究生的学历教育,才能符合城乡基层需要。温家宝总理批示:请教育部、卫生部研究,但未答复。

  当前创建健康中国,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重点和难点,仍然是:必须优先研究解决城乡卫生基层,特别是城乡网底(指农村的村卫生室,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必须逐步配备具有本科以上水平,能中西医结合,防治结合和可完成六功能任务的家庭全科医生。具体紧急措施,则是“恢复黄山医科大学举办全科医学院”。现在可建议:创新举办中国全科医学大学,起到示范作用后逐步推广。

  建议创新举办中西兼学的高等医学教育。即调整新学生的高等医学教育计划:体现培养西医兼学中医和中医兼学西医的专科医生,要求逐步达到新医学的水平。对现有在职中西医生,则可另外制订补课计划,用20-30年时间,全面实现中国新医学的卫生队伍。

  3、创建免费的健康保障制度

  根据福利性公益事业的性质;国家、社会、群众三方共担责任的原则:参考国际卫生经费平均水平的成功经验,我国卫生事业总经费的筹集,可占GDP的8%,其中国家占50%,社会占30%,群众占20%。这样就有可能解决免费医疗、预防、保健问题,可称免费的健康保障制度。

  同时配合调整所有制为股份合作制、集体所有制、公私混合所有制和商业健康保险等途径,创造性的解决社会主义中国卫生事业的经费问题。

  卫生总经费的使用:1/2用在需方,解决健康保障制度。1/2用在供方,解决房屋、设备、人员工资。

  4、创建城乡卫生机构的一体化管理

  一体化管理主要表现在强基层、保基本和建机制。

  第一,强基层:重点抓好网底建设,主要是指农村的村卫生室,城市的社区卫生服务站。都应配备本科以上水平,能防治结合,中西医结合,可完成六功能任务的家庭全科医生。同时要解决好房屋、设备和免费防治。

  第二,保基本:是指城乡基层配套。农村是乡(镇)卫生院与卫生室的配套。城市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服务站的配套。同时解决好房屋、设备和免费防治。

  第三,建机制:是指上(三级)、中(二级)、基(一级)三层,形成金字塔型的结构。同时要体现医院、疾病控制、妇幼保健、食品药品、卫生监督、医学教育等部门的统一协调。三级卫生机构人、财、物的统一管理;医务人员的统一调配;仪器设备的统一使用;人员工资统一绩效考核,均相当于教师和公务员水平;财务实行收支两条线。城乡都应实行社区卫生服务和家庭全科医学服务。

  5、推行创新型的爱国卫生运动

  主要做好两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改变除四害为创四新:即戒烟限酒、科学饮食、起居规范、运动常态。同时通过家庭全科医生,实行医养结合,力争不生病、少生病,人人健康长寿。第二,是开展卫生事业低投入、高效益活动。主要指仪器、设备、药品、检查、处方等都应实行低投入、高效益活动。达到减轻国家、社会、群众负担,实现三满意。

  6、创建人口均衡发展,促进家庭幸福和谐

  一对夫妇可生两个孩子,要大力加强妇幼保健和幼托工作,提高生殖健康水平。

  7、创建中国卫生管理学院和中华卫生管理学会

  这是毛泽东、周恩来、钱信忠、陈海峰等前辈老人,委托给我们后人一定要完成的,中国卫生管理学科的组织体制建设。即最后创建中国卫生管理学院和中华卫生管理学会。这是1984年9月,由钱信忠部长、陈海峰教授代表卫生部于安徽省委、省政府和安医大协商时,一致同意将中国卫生管理学院(属于国际创建),相当于美国哈佛大学的卫生学科。放在安徽医科大学开展工作。唯学校暂时不能接受加“中国”两字,故决定暂缓,待时机成熟时再办。

  目前鉴于安徽省是国家医改试点省,合肥市是国家大科学中心之一,属国家先进地区。卫生管理学院教师力量雄厚,教授9名,副教授14名,讲师21名。其中博士11名,硕士22名,学士7名。设置:卫生管理系、医疗保险系、卫生信息系三个专业。能培养博士、硕士等研究生。附设:卫生管理研究所、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事业管理分会和初级卫生保健分会以及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杂志社和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由原卫生部长钱信忠、陈敏章任名誉院长,陈海峰、朱潮、林伟任顾问。长期受卫生部直接领导,发挥着国家卫生智库作用。

  现阶段,正是健康中国开创时期,急需要完整的中国卫生管理学科配合国家建设。经过长期酝酿协商,由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提出了中国卫生管理学院和中华卫生管理学会,第一届领导班子的名单如下。

  中国卫生管理学院。名誉院长:朱敖荣。院长:陶芳标、郭清。副院长:丁宏(常务)、肖锦铖、汤质如、杨善发。

  中华卫生管理学会。名誉会长:朱敖荣、黄永昌。会长:胡志、郝模。副会长:江启成(常务)、李绍华、左文远、陈少贤。秘书长:张冬梅。副秘书长:洪倩、王慧。

  以上建议,请批示。

  中国卫生管理学科中心

  2016年10月12日

相关热词搜索:中国 全球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