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口碑 > 正文

亦舒小说《我的前半生》,和全面崩塌的体面

时间:2017-07-12 10:16:59 来源: 评论:0 点击:

  根据亦舒小说《我的前半生》改编的电影剧一开场,亦舒迷就气炸了。

  首当其冲的是衣品。“且行且珍惜”的马伊俐,穿着大红大紫大绿大黄的衣服徐徐从外滩走到我们的面前,亦舒笔下带着些许港大优越感的穿米色开司米阔腿裤的中产阶级太太,变成了艳俗阔太,一出场就深深辣伤了大家的眼。

  其次,为人处世的姿态。原著里咬着牙直挺挺看着丈夫离去的子君,变成了了傻不棱登的“十三点”,不谙世事的受伤小鹿,变成失去理智双眼血红上前撕咬小三的鬣狗。

  最最不能忍的是价值观。嚎叫着“爱情有用么”“教养一钱不值”,一昧相信靠自己手段拿住男人的上海“下只角”作派的妇女,怎么可能答应离婚?离婚后又怎么可能逆袭?这种剧情哄哄鬼倒也罢了,偏还要披着亦舒小说的外衣,让一众相信智商、信仰体面人生的亦舒迷们产生了严重的不适感。“有一种朝青春期泼屎的感觉。”网友说。

  其实较真起来,我们的青春期或许真没有想像的那么美好,现在再去看亦舒的小说也会骇笑,白衬衣三个骨的卡其裤子,午夜飞行的暗香,亦舒的女主角个个都是自我感觉奇好的都市女郎,“也不是不快乐的”,拒绝了条件优越的男性追求之后,亦舒女郎们略带寂寥地感叹一句,连对方的名字都不屑提,自傲自怜且自恋,如果真的在生活中遇到,也还是相当吃不消。

  《我的前半生》算是亦舒小说里最写实的一部,那些离婚后身边亲人的真面目与求职求生的辛酸苦楚,我想统统都来自真实体验。亦舒早早21岁就离了婚,1978年,她的闺蜜方盈也离了婚,那种年代离婚女性的种种难堪痛苦之处,没有经历过还真写不出来。

  亦舒一辈子都在提倡女性独立自主,但终究离不开男性的视角,就算是《我的前半生》里,子君的逆袭成功多少也靠加拿大钻石王老五的搭救。“婚姻仍是最体面的制度”,亦舒在《我的前小半生》的结尾这么说,所以生活里的她死活要嫁一个教授,死活要生下个女儿,这也没有办法的事,毕竟她老人家是一位生于1946年的女性,在她的时代,她已经是十分前卫。

  但师太这不甚彻底的女性主义,还是让信奉亦舒的好姑娘们多少有点泄气,因为小说里的女主角总归有干净儒雅有担当的钻石王老五前来救场,当下生活里要出现个把“家明”还真比中头彩还难。

  我其实最最不理解的是,制片方为什么要买一个三十年前的亦舒小说壳子来表现现下的中国?大概贪图那都市化的背景与女性市场。但亦舒小说出了名的难改编成影视剧,最大的问题是:没有男主角。

  就说《我的前半生》原著吧,男一是负心汉,男二是同志拍挡,男三是油滑前同事,男四是“外国家明”,男五才是最后娶了子君的人。电视剧让两个闺蜜同时爱上一个靳东,从影视剧操作上说得过去,但让清高冷艳的亦舒女郎变成了二女抢一男的狗血女子,对亦舒迷们,是可忍孰不可忍?怎么说呢?亦舒是有点过时,但怎么也是曾经塑造我们三观的师太级人物,她最看重女性在情感里的个人尊严,“做人最紧要姿态好看”,活得体体面面是她终其一生要追求的。

  同名电视剧之所以让人愤慨,是因为它里里外外表现出的正是亦舒此生最恨的敌人:市侩。不单单是因为剧中的女主角市侩,还因为这部电视剧横空出世的姿态尤其市侩:披着亦舒的外衣来打市场,满目却全是花式撕叉,没半点体面可言。

  更为残酷的是,在愤慨的同时,我们又不得不承认:罗子君们又确实活灵活现了现下中国大部分的中产阶级太太,不事生产,不学无术,毫无审美,还粗俗戾气。马伊俐演的这个子君3.0,简直就是亦舒上世纪80年代港版1.0版本的对立面。

  从上世纪70年代起,师太花了大半辈子,写了三百多本书,想要教化女性追求体面的人生。但在这一代中国女性的身上,还真是没起半分作用。我们不但要面对一部电视剧对于亦舒精神的双重背叛这件小事,更要面对真实生活里亦舒精神全面溃败这件大事。

  是的,体面也好,姿态也好,尊严也好,全部变成了不值一提的笑话。一想至此,竟连愤慨也没有了,只好生生地打了一个寒战。

相关热词搜索:亦舒 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