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互联网上潜力无限的富矿,但如何挖掘这些资源仍然没有成型的模式。新浪page,是挖掘数据潜力的利器,还是沦为广告商的附庸,业界仍存争论
近日,在北京举行的2013全球移动互联网大会(GMIC)上,新浪微博在其移动客户端正式推出了聚合用户兴趣爱好、社交关系数据的综合展示页面——Page。大数据时代,数据成为互联网上潜力无限的富矿,但如何挖掘这些资源仍然没有成型的模式。新浪微博的这一创新,会成为提升社交网站质量、挖掘数据潜力的利器,还是过分追求商业属性、沦为广告商的附庸,业界仍存争论。
新浪微博的这一综合展示页面(Page),让社交网络上的每一个“物”都拥有与微博用户一样的主页,上面不仅展示了简介、地理位置、关注度等信息,也可以通过用户“关注”、“赞”、“点评”与之进行互动。
“新浪微博之前是以用户的主页为载体,通过相互关注和@的方式传播内容,在这个信息网络中,每个人是信息节点”,新浪微博商业产品部总经理程昱说,Page改变了这种信息模式,在人的信息节点之外,由机器收集互联网上的海量数据、自动生成“物”的节点,这拓宽了信息节点的数量和微博涵盖的信息边界。
这种连接人与物的互动,颠覆了微博原有的人与人的信息节点模式。通过Page,微博用户能在移动终端看到整合了微博社交关系的多种信息聚合页面,同时也能看到自己微博好友与此“物”的数据信息,这大大降低了用户获取有价值信息的难度。此外,用户可以根据Page提供的大数据信息来进行决策并采取行动,而这些交互也会被记录到Page的大数据中。
“推出Page的目的在于沉淀内容与关系,从而让微博变得更有价值”,程昱说,“加入Page后,微博的弱社交网络开始逐步转变为真正的社会网络。”
Frost & Sullivan中国首席顾问王煜全认为,Page让微博开始从强媒体属性向强关系属性转变,是微博的2.0版。
“微博用户从原来简单地读取新闻变成最大程度地获取垂直物类和垂直行业的信息”,王煜全说,“如果把微博1.0比作一条河,它流量充沛,但流速太快,留不下任何东西;Page相当于一张引流网,将微博充沛的水量分配出来,去灌溉两岸的作物。”
但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却认为,微博本身已经具有社会化媒体的特点,Page只是赋予了“物”表达能力,“给企业、商家提供了宣传的渠道,成为其利用大数据进行营销推广的工具。”
新浪微博在大数据挖掘方面做出诸多尝试,但均与其推进商业化密切相关。去年年底,新浪微博启动信息流广告测试,根据兴趣爱好和社交关系向网友推荐相关信息;今年4月,新浪微博宣布与阿里进行战略合作,明确表示将在大数据业务层面展开持续深入的合作探索。
此次Page的推出,也是新浪微博商业化的一次探索。程昱在全球互联网大会上表示,Page让商业内容与服务组成了网络,人与物构成了节点,“节点+网络”的模式是实现新的商业化闭环。据其介绍,今年1月至4月,新浪微博已经完成了企业、媒体、政府微博、餐饮企业、汽车的Page以及餐饮、电影院、房产类、通用版的LBS(基于位置的服务)Page的上线,并计划在5月和6月上线含有团购与优惠券信息的景点类和酒店的Page。
“一些用户会批评新浪微博的商业化,说它破坏了用户体验,但商业化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王煜全认为,商业化是微博的生存需求。
但他同时也表示,Page商业化的最大挑战是如何将原来一个不断流动140字信息的滚动页面打造成一个支撑从一个Page跳转到另外Page的复杂系统。“如果一条河的引流不利,就会导致溃堤。这是新浪面临的技术难题。” 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