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如今的许多事物一样,间谍活动也已经不同于以往,电脑代替了过去间谍用的斗篷和小刀。詹姆斯•邦德(James Bond)曾在具有异国风情的场景中完成他的工作,身边美女围绕,还开着配备了各种高科技设备的漂亮跑车,而如今的间谍都是电脑黑客,藏身在上海毫不起眼的写字楼里。
上周发布的报告曝光了上述情况。报告显示,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一个与中国军方有关的组织在从事电脑间谍活动,其依据是美国电脑安全公司 Mandiant搜集的有力的间接证据。这些间谍活动的新动态是,其目标包括美国公司,以及长期以来一直是间谍重点目标的美国政府机构。尤其令人不安的是,网络间谍似乎侵入了美国基础设施的一些重要领域,比如油气管线和电网。
《纽约时报》(New York Times)上周报道了上述消息。据报道,可口可乐公司(Coca-Cola)就是间谍活动的目标之一。2009年,可口可乐就斥资24亿美元收购中国汇源果汁集团(China Huiyuan Juice)的交易进行谈判,这桩交易原本有望成为外国公司收购中国公司的最大规模交易。但中国网络间谍显然设法下载了可口可乐的机密文件,试图了解这家饮料巨头针对该交易的谈判策略,交易最终未能达成。
虽然没有证据证明有老练的中国网络间谍参与,但公司机密泄露的频率明显加大。就在伯克希尔哈撒韦(Berkshire Hathaway)于今年的情人节宣布与巴西投资公司3G联合收购亨氏(Heinz)的交易之前,亨氏期权出现可疑交易,导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urities and Exchange Commission)起诉了一些身份未指明的交易员。惠普(Hewlett-Packard)上周四收盘后公布了好于预期的收益,在那之前似乎也有一些有先见之明的可疑买入交易。
如果说网络黑客从公司窃取内幕消息遭遇太多审查,或许他们可以将注意力转向另外的方面,比如直接掌握公司内部人士本身的想法。在主要股指接近历史纪录高点时,内部人士出售股票的数量似乎处于两年最高水平。彭博新闻社(Bloomberg)报道说,过去三个月内部人士卖出与买入交易之比为12比 1,比过去10年5.4的比值高出一倍以上。或许这只是由于内部人士不想失去高位卖出的机会。正如我们曾多次指出的,出售一支股票的理由很多,但价格上涨的预期显然不是其中之一。
或许网络间谍应该坚守他们渗透政府数据和机密的一贯目标。比如,假如黑客能够发现劳工统计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在计算1月份消费者价格指数时如何认定上个月汽油价格下跌3%,那倒是求之不得。我到哪里才能够找到那种按季节性因素调整(恐怕也是往好看的方向调整)的汽油,而不是我加的那种一加仑四块多钱的东西?
这些痴心妄想就不谈了。前述网络间谍活动区别于其他间谍活动而让人害怕的地方,不在于某个利益可能与美国相背的国家正在窃取我们的秘密。间谍活动在所难免,美国要是没有收集情报的话它就会被淘汰。据说这些黑客是以美国经济利益为目标,这一点或许也并不新鲜,真是这样的话,它也不过是中国盗窃知识产权的延伸。
不同而又让人不安的地方在于,针对美国利益搞敌对活动的那个大国,同时也是美国的最大债主。虽比几年前的峰值略少一些,但中国人仍持有1.2万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常规思路是,中国绝对不会抛售所持美国国债,因为这样做会造成债市崩盘、所持债券大幅贬值。或许是吧。
与此最为相似的,可能是美国对外国石油的依赖。前总统尼克松宣布美国将成为能源独立国家已经接近40年。在这期间,石油一直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一个重大影响因素。而现在,实现能源自给的希望使美国不再那么容易受到酋长和暴君的影响。
美国为支持其财政赤字和贸易逆差而对国际资本产生的持续需求,会不会也出现类似的情况呢?贸易逆差将随着国内能源产量的不断提高而减小,而能源产量的提高也在从一个方面点燃美国制造业的复兴。但财政赤字将继续存在。
多年前,对国债问题的担忧被人嗤之以鼻,毕竟这些债务是“欠给我们自己”的。现在则不然。当赫鲁晓夫(Nikita Khrushchev)在冷战最剧烈时期宣布“我们要埋了你们”时,苏联并不是美国最大的外国债权人。中国或许更像是一个竞争对手,而不是苏联那样的“邪恶帝国”。但今天数万亿美元的赤字除了构成经济威胁以外,也构成了地缘政治威胁。
Randall W. Forsyth
(本文译自《巴伦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