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自打诞生起就争议不断,好在背后一大批“米粉”的追随,让小米在成功的路上如虎添翼。不过,随着理性消费的恢复以及国产手机的步步紧逼,小米的今天面临着从未有过的难关。而这道难关,正是“米粉”们非理性毁灭力量的可怕之处。本文梳理了发烧“米粉”和“煤油”的恩怨情仇,找到这些“粉转黑”背后的逻辑,而这些已经不只是个人主观因素的变动,而是一种集体狂欢下的盲从。
不久前,我写了一篇iPhone6价值的文章,作为国产手机的争议者的小米理所当然成为我对比参考的对象。在对比了一系列因素之后,我终于得出其实还是买iPhone更划算的结论。但一位陌生的网友看到这篇文章后,却简单明了的给了一句评价:“当看到小米,就知道又是软文狗。”
其实我这篇文章本身带有很强的主观色彩,但绝对不是在夸奖小米,小米在我的文章中属于被否定的对象。所以网友的结论很是让我困惑,不过当我翻看这位网友的微博后,发现其实他曾经是一个深沉的米粉,但现在却已经彻头彻尾的变成了脑残米黑。这种极端的情绪变化,我想是一件很值得研究的事情。
发烧米粉和煤油的恩怨情仇
发烧友这个词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如果你没什么钱,那一定没办法发烧起来。一副上好的音响可能价值上万元,就算是业余的摄影爱好者,每年投入在镜头上的钱也不会很少。简单来说没有一定的经济实力是很难支撑你这种发烧级喜好。这么一看,小米那句“为发烧而生”就有很不同的意义了。在小米这里,发烧其实就是屌丝,只是因为小米不好意思叫他们屌丝,所以偷换了概念。
有的时候我在想,当年狂追魅族的和现在吹捧小米的是不是一波人?他们本质上都是一群自以为拥有独立判断并追求某种独特价值观不跟随的人,但其实他们往往却成为意见领袖最无辜的牺牲品。一个人用一款什么样的手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钱和见识,两样都没有的米粉其实是很可悲的。
对手机的狂热追捧,其实和追韩国明星的那些脑残粉没有任何区别。所谓的粉,本来就是极端狂热,并且缺乏理智的。魅族当年出M9的时候,正是小米崛起之时。这群所谓粉丝便在魅族论坛评论里褒扬小米,并开始对魅族说三道四,而他们在不久前还是狂热的煤油。黄章很明显意识到这样的粉丝其实对品牌带来不了任何帮助,他开始在论坛直接放言,我们不需要没素质的粉丝。于是乎整个论坛都被血洗,并不给任何申诉机会,直接永久封号,最后剩下的就是现在魅族论坛的那群真正煤油。
那些惨遭血洗的“煤油”,最后一股脑的被小米论坛所吸引。而当年的雷军也以为捡到了宝,但后来他也慢慢发现这群狂热的乌合之众,那是心比天高但又身无分文。他们的到来直接带坏了小米论坛的风气,雷军后来也和黄章说出了一样的话——我们不要米黑。但其实这些所谓米黑,就是那群原来的煤油。包括小米同城会那帮人,很多都是以前那群被封号的煤油。
从米粉到米黑的逻辑竟是如此简单
之后小米论坛人数经历了爆发式的增长,但煤油带来的不良风气,小米至今也无法很好解决。比如小米4,防尘网的格子有点斜,米粉们就天天在论坛里嚷嚷要求小米召回。这种人,其实很难界定是米粉还是米黑,天天一副脑残粉的模样,等自己有点要求了,立刻转黑。天天在论坛吹捧小米有多好,等买了之后发现一丁点不满意,也不管是不是质量问题,就在论坛里天天闹。这群贪得无厌的人越来越变本加厉,他们甚至恨不得逼你999元做出3999元的机器卖给他们。
直说的话,所谓米粉,还有早期大部分魅粉什么的,这帮人没钱,又想要苹果。雷军说我能999元让你为发烧而生,他们就觉得999元能买到苹果了,但毕竟产品价格在那摆着,这种价位的东西,品质根本喂不饱这帮粉丝,再加上小米期货模式存在的瑕疵,所以在很短的时间里就会彻底米粉转为米黑。
摘录一个网友的简单独白,相信大家看完之后,会惊讶的发现原来从米粉到米黑的逻辑竟是如此简单。
让我成为米粉的是雷军发布小米手机。当时小米要做手机的消息很早就放出了,期间有不少关于它手机硬件配置和定价的猜测,不过普遍都不怎么乐观。因为当时主流厂商的高配置安卓手机普遍价格很高,大家都希望小米手机能够有亲民的售价,但是小米1的亮相让所有人震惊,我还清楚地记得当天看到小米1.5G双核CPU+1G RAM配置和1999售价时的震惊之情。一款足以比肩旗舰机的配置却只有中端机的价格,如此超高的性价比配合不错的系统,基本上别无他求。一瞬间我成了一名彻底的米粉,在高呼小米万岁的同时,还把小米的相关消息告知了我认识的所有准备换手机的朋友,让他们把小米手机作为第一选择。
在这超高性价比带给我的震惊过去之后,我开始冷静下来,理智和经验告诉我世界上永远没有那么多美好的事情,超高性价比必然是牺牲了一些东西换来的。但是当时我不清楚小米牺牲了什么,仅从用料上看找不到任何问题,媒体的测评也都是一片叫好。期间有一位使用魅族M9的朋友问我,要不要准备换小米,我还记得这位朋友买M9时候遇到的令人恼火的缺货和加钱情况,于是告诉他「这种手机出来肯定要被抢购,如果能原价买到自然是好,就怕买不到。」我也没有想到当时这句无意之言竟能一语中的,时至今日小米的情况依然是如此。
过高的期望带来的总会是过高的失望,纵然我想到了小米可能缺货,却依然没有想到会缺货到这种程度。在小米1开放购买之后,我和几位朋友抢购了好几次,竟无一人成功,每一次都是开放购买一瞬间就没货。刚开始我还天真的认为确实是抢购的人太多了,而且也用这样的理由安慰和我一起抢购的朋友。然而一次一次没有结果的刷屏耗尽了我的热情,而与此同时有人发现淘宝上出现了不少小米的货源,不过价格要比官网贵一些。我对加价购买实在是没有什么兴趣,对于抢购也没有什么兴趣,便彻彻底底的放弃了小米。
大众非理性毁灭力量的可怕之处
米粉的这种文化,勒庞在《乌合之众》中早已提及,这正是因为大众很多时候更多代表了一种非理性的毁灭力量。他们易受唆使、诱惑、引导;他们暴躁、狂热、冲动、无所畏惧;他们容易迷失自我,容易步入极端,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喜欢诉诸暴力和血腥。
这好比生物的低等转台,其实与组成群体的个体素质无关,起决定作用的是本能和情感,是一种“无意识”的层面,而不是理性,所以高端人士与凡夫俗子组成的群里,差别不大。群体的“上帝”也从未消失,一切宗教或政治信条的创立者之所以能够站住脚,是因为他们成功的激起了群众想入非非的感情,他们使群众在崇拜和服从中,找到了自己的幸福,随时准备为自己的偶像赴汤蹈火。
很显然的是,小米正是通过小米论坛的社区文化成功激发了米粉的这种幻想。
我们给素昧平生的陌生人制造痛苦,这是人类内心深处藏有原始的作恶冲动。现实中的个体感受到这种破坏性的欲望,却极少真正实践。而在狂欢般的群体情绪的渲染下,在自认不会受罚的心理暗示的催化下,作恶冲动会突然爆发。
从米粉转化成米黑的过程中,这已经不只是个人主观因素的变动,而是一种集体狂欢下的盲从。而这正是大众非理性毁灭力量的可怕之处,这或许会成为小米将要经历的最大难关。
[IT时代周刊编后] 小米定位的中低端手机市场已经到了人满为患的地步,消费者再不像智能手机刚浮出水面高价不下时,遇到小米就难以自制的冲动了。而在整个消费群体回归理性的同时,反省过去也就成了茶余饭后的议论谈资。枪打出头鸟,作为引爆互联网粉丝经济的杰出代表,小米难逃被群而攻之的命运。要知道,人们总是喜欢在回头看到自己走过的路时,难掩对青涩时期幼稚之举的否定,却忽略了,人与事物都是随着时间一同成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