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科技资讯网站Zdnet 11月20日报道,尽管三星在手机市场上仍处于领先地位,但在近日在纽约举行的投资者论坛上,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三星将如何解决其在手机市场上遇到的威胁。苹果超高的iPhone6销量和小米的强势崛起都预示着这个韩国科技巨头的边缘化。
然而,这些产线单一的科技公司很难在市场中长期占优,三星作为一个综合的电子产品制造商,表示其有信心延伸其产业链,进一步在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2015 年合同芯片业务将繁荣?
尽管在顾客至上的劲敌苹果面前黯然失色,三星的芯片业务,尤其是合同芯片业务,正计划重新崛起,预计2015年开始。
资料图
按收入计算,三星是世界上最大的记忆体晶片供应商,其第二和第三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其营业利润达到22600 亿韩元 (20 亿美元),证实其在半导体领域仅次于英特尔。然而,其 LSI系统分部,三星的合同芯片业务,由公司自己的在向韩国金融监管机构的备案报告中来看,其 Exynos 片上系统 (SoC)合同量降低无论是按照季度还是全年度来计算,都是一种隐患。
然而,该LSI系统分布宣称,一切都会改变,这一部分取决于是三星试图通过投资在下一阶段的技术浪潮中保持领先。三星电子成为世界第一的芯片制造商后,开始生产使用 14 纳米 FinFet工艺。这会制造出更小的芯片,无论与专注于16 纳米工艺的合同芯片巨头TSMC还是任何其他竞争对手相比。
三星在投资上已经花费超过600亿美元,并且一直敢于投资,尤其在半导体领域。三星早日宣称其将于2017年前向在首尔以南的平泽市的新芯片厂投资147亿美元。在今年,三星计划投资 24 0000亿韩元,其中多数将进入半导体领域。
另外,三星还预备在逻辑芯片或处理器上投资,这些领域将保证三星在新兴的物联网产业中的稳步发展,因为投资这些领域可为三星带来一切有潜力产品都必需的记忆芯片和系统单晶片。虽然这些好处可能要很久才能显现出来。
学习硅谷的创业文化
三星近年来遇到的最大挑战就是——如何试图将其以制造业为主的模式转变为一种全新的、尚未成型的企业文化,以推动创新,创造出新的设计和软件。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三星一直是最活跃的韩国企业,积极投资、收购、与其他公司合作,不断吸收他们的技术和企业文化。
“在三星,旧的思维方式是‘如果你聘请十个软件工程师不能开发出一款创造性的软件,那就再雇用100个人来解决问题’,但这不管用,”一个不愿透露自己姓名的前三星工程师说道。“我觉得三星有时候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了,但是却没有迅速地作出改变。”
三星去年在硅谷设置了其开放创新中心(OIC) 以培养具有较大潜力的创业企业。
三星执行副总裁兼OIC领导人David Eun 在投资者论坛上说将两种文化结合起来其实很难: 作为制造精细无误产品的制造商和作为一个与时俱进、充满活力的软件开发商。三星的目标是通过平衡这两种文化尽可能满足更多的消费者,他说。
截至今年 8 月,OIC已经进行了24项投资——包括收购家庭自动化公司 SmartThings 和电视解决方案公司 Boxee在物联网、卫生保健和安全领域的产业。三星的雄厚基础促进了三家创业公司顺利成型,此外还有16家公司从中受益。在最新的Galaxy系列产品上预装的医疗保健功能模块是OIC的活动的直接成果。
“为自己注入硅谷的DNA,三星想要通过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来武装自己,并仔细考虑着如何将那里学到的知识来构建一个有机整体,”Eun说。
另外,除了其风险投资部门三星投资之外,这家韩国科技巨头已经对闪存存储公司 Pure Storage、SolidFire和NetApp等公司进行了投资,并且开始共同研究以超过对手。知情人士称SK Hynix和东芝也在试图与这些公司合作来力争上游,但这两家公司与三星之间的技术差距至少有10 年。
研发巨头
根据《财富》 周刊这一年公布的2013年度全球10 大研发投资公司名单,三星占据第二位,仅次于大众汽车公司,领先其在芯片领域的竞争对手英特尔。它总共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共134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 6.4%。
“从硅谷到班加罗尔到北京都有三星的研发中心,”《财富》上说,“它正在将智能电视监控和智能电视服务作为其研究计划的一部分。”
在报告中被忽略的是三星几乎在世界范围内总是有工厂分布在其研发中心周边,它们都通过其复杂但精简的供应链管理网络连接。例如智能电视,几乎所有组件都由其自制,考虑到三星正在为其平台力推Tizen,甚至连操作系统也包含在内。
在三星企业中,与手机、 半导体及消费电子产品部门合作的 B2B 产品组正在努力开发新的业务型服务和平台。三星正要对其企业业务进行一笔金额不详的投资,知情人士告诉 ZDNet Korea这有可能是公司历史上在此领域最大数额的一笔投资,因为B2B组拥有超过 1000 名员工,也拥有最充足的人力资源。
“我们的基本原则没有改变。在这场危机中的投资是在为即将到来的旺季做准备投资。”三星高管说,“投资看的不是今天,或下一年,而5至10年后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