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有不少类似的社会新闻,烙煎饼大妈月入数万供女儿读书出国,安徽大学生卖菜月入两万以上买了两房一车,聊城90后夫妻卖馒头月入两万,浙江95后送外卖买房买车……“月入X万”系列新闻直接将争议放大:这是万众创业,还是读书无用?
对于社会现象,难免有不同的视角,出现不同的、乃至冲突的观点,这个都很正常。对于“月入X万”系列的当事人,当然是要选择祝福。无论是烙煎饼卖馒头,还是卖菜送外卖,都是正当职业,没有理由看到人家不好。工作无贵贱之分,自己适应,外人也不好出恶声。
这些人当中,有的是大学毕业,有的是曾在国企工作,按照常理本应该在他们的人设中有另样的发展。换言之,应该成为阶层向上流动的一分子。工作固然不分贫贱,阶层却是有高有低。冷眼看待“月入X万”现象,大概隐含了这种认识,当然也可能勾起了历史记忆。
曾几何时,“搞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死读书不如去打工的”之类争议流传广泛,争议的核心是担忧“脑体倒挂”,做体力劳动的收入比干脑力劳动的多——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心态,既有知识分子的心理不平衡,也有社会剧烈变动带来的焦虑感。
这一波“月入X万”系列新闻引发的争论,一定程度上也是“脑体倒挂”思维的延续。不同之处在于,人们现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更多样,哪怕是争论但理据更多元更开放。你说“月入X万”是宣扬读书无用,他说赚了钱生活幸福;有人说就业环境恶劣,有人说政府扶持创业环境好。
从旁观者角度,“月入X万”新闻及其现象很难有统一看法,立场不同、经历不同,见解也是千差万别,人们在争论中带入的总是自身的体验。我们不支持否定论断“月入X万”的当事人,但乐于见到多种多样的解读。“月入X万”本就指向各种行当,观点多样才是常态。
如果硬要在不同时期出现的、“宣扬读书无用论”的担忧中找到一致的地方,那就是一以贯之的生存焦虑。过去,“搞导弹的”觉得不如“卖茶叶蛋的”有钱;现在,“月入X万”对标“卖茶叶蛋”,成为焦虑的涌现方式。这些似乎很有道理,可一句话就化解:你有焦虑我有焦虑,谁还没个焦虑呢?
多少年以后,我们看见的事实是“卖茶叶蛋的”确实比不上“搞导弹的”,一个行业或者一个人工作的回报,终究要和他所创造的价值对等,除非是处于不正常的社会环境中。在一个个具体的命运中,可以观测社会整体环境的健康度。
当然,我们在“月入X万”中索隐时,也要有所克制——烙煎饼、卖馒头、送外卖……他们这些人只是认真生活的人,除了用“焦虑”来联系不同时期的担忧,也可以用“认真生活”一词来避免过度阐释。
总之,“月入X万”系列新闻是很容易引发“人生经验”激烈碰撞的话题,可一旦具体到个人的选择,又都是很难有一种大一统的“说教”能说服所有人。实际上,这类现象也是最排斥说教的,因为深水静流的命运很难开口为自己辩解。
生活不是黑白分明的选择题,如果一定要在类似现象的争议中得出某个结论,那就是“月入X万”与读书不是也不该互为敌人。能否让不同的人生态度和选择都找到用武之地,而不是所有人只能在一条狭窄的通道上厮杀比拼,是社会进步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