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随父姓”还是“随母姓”,其实都纯属个人私权、自主决定范畴内的,无需外力去倡导或反对。
二孩时代,孩子跟谁姓在一些家庭里产生了分歧。有人觉得孩子随父亲姓是传统,也有人觉得孩子随母亲姓也未尝不可。近日,有媒体对2032名受访者的一项调查显示,47.5%的受访者认为孩子应该随父亲的姓。54.7%的受访者能接受孩子随母亲姓,23.2%的受访者则表示对此不能接受。
在“全面二孩”语境下,“二孩”究竟应“随父姓”还是“随母姓”,确实是不少家庭关心的问题,甚至引发了一些家庭矛盾。正如此前媒体曾报道的,“"二孩随谁姓"渐成中国部分家庭心结”。这种背景下,过半受访者能接受孩子随母姓的调查结果,意味着多数人已能接受“孩子随母姓”,值得欣慰。
但尽管如此,对于此调查结果,及其背后的“随谁姓”问题本身,我们没必要太过在意、计较甚至纠结。
首先,即便“54.7%受访者能接受孩子随母亲姓”,但口头上的“能接受”,与行动上的“已实施”,并不能简单地画等号。如此前,有的地方曾以“随母姓奖千元”方式鼓励民众让孩子“随母姓”,但该政策实施3年的结果却是,仅有30户新生儿家庭主动申请新生子女随母姓。这意味着,绝大多数家庭在“孩子随谁姓”上的实际选择仍是“随父姓”。
更重要的是,中国长期以来形成的“随父姓”传统文化,与“男女平等”等现代文明价值并不是不可兼容的,而是有其基于“慎终追远”价值观的历史和现实合理性的。因为这种“随父姓”传统,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而且沿袭久远并早已被人们所普遍认同遵守。我们尊重这种传统,不仅有利于彰显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有利于维护包括家庭婚姻在内的社会秩序的和谐。事实上,这种“随父姓”传统,并非中国独有,亦是世界各国普遍遵循的传统。
另一方面,从现代法治角度看,无论“随父姓”还是“随母姓”,其实都纯属个人私权、自主决定范畴内的,“法无禁止”的“家务事”,无需外力去倡导或反对。如据《婚姻法》,“子女可以随父姓,可以随母姓”。
实际上,如果仔细品味一下当下的“二孩随谁姓”问题,不难发现,一些二孩母亲及其背后的外公外婆,之所以要求“二孩应随母姓”,强调“我是家中独女,父母也有延续香火的想法”,相应的观念其实也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
因为,女方自身一般也是“随父姓”的,这意味着,所谓的“随母姓”,其实主要是“随外公姓”而非“随外婆姓”。也就是说,“二孩随母姓”归根到底还是另一种形式的“随父姓”。既然如此——“随父姓”与“随母姓”都源自传统文化,也没必要将两者对立起来,并为此纠结不已。
张贵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