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观点 > 正文

李亚鹤:尽善尽美的人生需要掌握一个度

时间:2017-12-12 15:31:17 来源:中国株洲网 评论:0 点击:

    中国古代有一个成语“尽善尽美”。这是孔子在《论语》中为后人确立的一条基本行为准则,也逐渐在后世扩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观念核心。李亚鹤认为“尽善尽美”包含着两个层面的指向性规定:“尽善”是指人的生存活动首先要追求功利价值,因为人首先是一个生物存在,衣食住行、性健寿娱是人存在的生理物质基础,所以人的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追求就是功利价值并且实现它的最大化,这就是“尽善”;但是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并不仅仅停留于这种基本生理需求的满足上,人在生理需要满足的基础上还有更高一个层次的追求,那就是“尽美”。
    基于这两个观点,李亚鹤将自己的人生定义为追求超功利的审美境界,从而把自己的人生提升到一种审美境域,进入一种审美状态。所以说“尽美”至少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是人之为人的一个终极诉求。
    一说到审美,我们往往首先想到的就是个人之外的对象世界,因为人是审美的主体,只有个人之外的对象世界才能和人发生审美关系,这是传统艺术观念给人的误导。一些美学观念认为艺术是审美的半壁江山,因而艺术创造成了艺术家的专利,观众只是被动地接受艺术家的审美创造和恩赐,只有艺术家才是审美的追求者和发现者,日常生活世界中的芸芸众生只是审美创造彼岸的观者和受众,这是主客二元对立思维模式对于审美的严重误解。李亚鹤告诉记者,我们要突破这种主客二元对立的惯性认识,其实审美就发生在个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之中,日常生活世界中的审美境域主要是人对自己的审美关系,人以审美的方式来展开自己的全部生活,审美成为人自身的基本生活方式,是人全部生活的一个基本维度。
    李亚鹤认为人每时每刻都生活在一种对于自我审美意境的追求、建构和体验之中。只有进入了这种审美状态,人才获得了本真的自我,审美境域成为现实的个人存在以及持续的动力与源泉,因而审美成为现实生存的一个基本核心和宗旨:人,审美地生活着。
    李亚鹤表示,在传统的艺术观念之中,诗书画印、钢琴、油画这些高雅和精英品类才成为纯粹的艺术,是审美眼光聚焦的对象,工艺装饰、民歌等则都是边缘化的、不纯粹的艺术。其实李亚鹤认为如果用日常生活世界的审美境域建构眼光来观照,正是这些介于使用与艺术之间的门类,包括通俗艺术、流行音乐,民间舞蹈、戏曲影视等才是日常生活世界审美境域建构的纯艺术。民间的原生态艺术、实用艺术,大众普及,通俗流行,成了建构日常生活审美境域的外在艺术主体,围绕着现实的个人。
    反而所谓的纯粹艺术,在被精英化、经典化之后孤立提纯出来,成为少数人从事的“崇高事业”,反而脱离了原生土壤,李亚鹤时常说,日常生活世界的基本向度是审美的,人生最后的高妙境界都是要把握好一个“度”,经由此“度”,人的整个生活才进入艺术的境界和审美的境域。
相关热词搜索:人生 李亚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