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孟凡功
这是京城刚开完两会后的一天,那天气和人的心情一样,格外灿烂。这天下午,我和老伴一起前去看望同在京城的老乡——德高望重的邵老先生。我俩虽然都有免费公交卡,但由于我居住在女儿家,女儿的石油学院和邵老所在的林业大学相距才二三里地,只有一站路,也就没有必要坐车了。再则,头一次看望一个老人,不论出于什么原因,我们也不能空手而去。我是早上11点多和邵老才约定的时间,当时去超市也来不及了。我俩走着的原因,就是还要到林业大学附近的超市买点礼物。
虽然距邵老家不远,他也给我交代得清清楚楚,可这是第一次前去,我俩怕走错路,一路上还是走着问着。从13点10出发,到邵老家的楼下时,我看了一下时间,14点32分。我庆幸只超约定2分钟,但这二三里地也让我俩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
站在邵老的楼下,马上就能见到邵老的心情难以表达。我与邵老的相识还要感谢家乡的两位人,一位是灵宝电视台的屈松林先生,一位是灵宝作协主席李亚民女士。那是去年我们家庭荣获三门峡“文明家庭奖”后,又被推荐到河南省,应邀回到家乡去拍摄往省里呈报的视频,临返北京时,我先打电话给屈松林先生,想让他阅看我的书稿,他随即又给我推荐了李亚民女士。在我们以后加了微信联系时,我从他们的微信中发现他俩在邵老回家乡时,都发有看望邵老的几张照片。
我顿时喜出望外。如果,我哪一天也能和邵老联系上,不是更好吗?邵老八十多岁的人了,每天有多少事情要做,自己和人家联系,不是给人家添乱吗?在10多天前,我不知道从哪儿鼓足了勇气,先和李亚民女士进行了商谈,想让她给我们之间联系。她给我回答道:“邵老平易近人,热情好客,有什么不可以的。”
随即,她不仅把邵老的电话号码给我发了过来,还给邵老打了个电话,把我的情况做了介绍。她用最现代的速度,立马就给我和邵老之间的架起了一座连心桥。
由于,我对微信如何加朋友还不太熟悉,当邵老已经把我加上了,不见我的回复时,他赶紧又给我发短信进行说明。他不仅只简单介绍了自己的情况,还特别说明就住在林业大学,和我居住的石油学院只是一路之隔。看到邵老的短信后,我只恨自己的笨拙,连个手机都不会操作。
短信中,邵老不但提醒我,现在就可以发微信了,还告诉了他家的座机号码。此刻,家乡人那种亲切感一下涌入我的心头,我不知说什么好:“邵老,谢谢您了!我刚才又没发成功,手机在充电。此刻,我看见你的信息发过来,太感谢了,我马上要接孩子去,一会儿回来,咱们再谈!”
北京的接孩子每周有两天是3点放学,2点30分就得从家里出发。我只好说明,还只怕误了接孩子这个事情。
把孩子接回家后,我赶紧又给邵老发了一条信息:“邵老,今天,你的热情、好客,平易近人,首先感动了我!在生活中,好些人,明明知道是家乡人,只怕拖累、打搅,连平常的联系都不敢。我的冒昧鲁莽,你不仅没有嫌弃,正当我操作不当,和你联系不上时,你的短信发过来,减去了我的煎熬,顿时,我心花怒放。今天晚上,我要把和你联系上当一件喜事,告诉给孩子和家乡一些亲人,因为,你的高龄,你的声望,不是我这个普通百姓随便就可以联系的。谢谢您了!邵老。”
当晚,我首先给灵宝作协主席李亚民发了一条微信“……过几天,我准备在邵老方便的时候,和老伴一起前去看望他,邵老德高望重,平易近人,热情好客。我首先要谢谢您!要不,我们近在咫尺,难得相见!”
“邵老,善良热心,咱们灵宝好些文友出书,书皮不仅是邵老题写,就连书号都是邵老给联系的。”李亚民主席的回复,使我对邵老更加敬重。
中间只隔了没有几天,也就是在昨天晚上,我和邵老通过微信从我书稿的内容,到目前联系的出版社事宜,在你来我往地交谈着,不知不觉可到11点多了。邵老年龄大了,我只怕他承受不了,几次催他休息,可他老人家还在一次次过问我联系的情况。第二天早上快8点时,我还正在朦胧中,老伴提醒我,有人给你发微信了,我拿起一看,是邵老的。他在提醒我:“60万是否太长?辅导报告、媒体介绍,是否大同小异?进入信息化时代,非经典名著或工具书,人们很少有兴趣看长篇。你的子女成人成才值得总结,但古今还有更了不起的家风家训传世。成书送人,夸奖你几句少不了,读完的能有几人,尤其写自己的家事宜少不宜多。(个人之见)”
“你哪天若有空时,我想把书中的章节内容和你谈谈,毕竟你的阅历、经验和见识,就连接触人的范围都比我广泛得多……”
“你若下午能来最好,我们聊聊。我几乎年年出书,手头的事还不少。”
这是我早就盼望巴不得的事情。随即回复道:“好,我今天下午就能去!”
紧接着,邵老不但告知他所居住的详细地址,和我们相见的具体时间。
当我和老伴第一眼看见已经迎接到楼梯中间的邵老时,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步伐刚健,快速地把我们引进他的屋子坐定后,他第一句话先说道:“我这屋里乱七八糟……”
我定睛一看,邵老的屋子就是与众不同。客厅的东面墙上,全是挂着他写的一幅幅虽然字体不同,但都既雄浑大气又飘逸潇洒,装帧精美的条幅。紧靠西面的墙壁,则是他的书柜,一排排里面都塞满了各种书籍,客厅的桌子放的是折叠得整整齐齐写好的条幅和一后摞宣纸,还有他那大小不同的毛笔和墨砚,就连地上也摆放的是他历时6年,才创作完成的《字林》。
笔墨纸砚、书,几乎要占去屋子空间三分之一,这才是一个书法人家的真实生活。
这个客厅里的一切,使人仿佛看到,他每天从早到晚,都要辛勤工作十多个小时,聚精会神地博览群书, 在不断追求、探讨;这里的一切,就连那一笔一划,一纸一墨,都充满了他多年的心血,无不见证了他为中国的书法在锐意创新,走向巅峰的时刻;这里的一切,不仅是这位老人的真实生活写照,也是他通向社会的桥头堡,都让人对这位老人油然而生地充满了敬意。
这个客厅犹如他一个大作坊,每天从这里源源不断输出的是心血和汗水,迎来的是我们中华文化的未来和希望,更是鲜花和我们中国人的尊严。
邵老与我们将近三个小时的谈话,从他的求学经历,书法形成,养生健体,国家的发展和对我书稿的建议,每一件事情都有他的独到见解,是我受益匪浅,相见恨晚那种感觉充满心头。他时而言辞犀利,滔滔不绝,时而言简意赅,意味深长,把一个长者的智慧显现的淋漓尽致。我听得津津有味,不停地点头赞叹!这不但显示了他的身体硬朗,知识渊博,也表达了他对家乡人的挚爱,对社会发展的关心,和对世间一切事物的爱憎分明。
他对书法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使其造诣已达到了炉火纯青,人生的辉煌,但他并没有自满、故步自封,而仍然在不断创新。他历时6年,和儿子一起,在他的客厅里,度过了多少不眠之夜,克服了多少千难万险,终于创作完成了这本旷世之作,就达9斤之重啊!他坚忍不拔的毅力,渊博的知识,对书法酷爱的钻研,永远攀登无止境的精神,一切都在这部《字林》中尽情地显现。我们不应只赞叹他对书法的爱好,也应承认他的天赋。现从他老人家创作的《字林》简介中,就能看出他对书法的一片丹心和功力:
字林上下卷,重达九斤半。
中国首部论,专利大改观!
书法列五体,集萃皆精研。
字目近四千,合计逾三万!
一循孟子理,方圆终结伴。
二依老子言,少则得心田!
三注字出处,根据可查检。
四释音形义,就在书口边。
五列简字表,当即知来源。
六附异写篇,瞬时大开眼。
从今学书法,规矩两兼管。
传承奔新道,效果可品鉴!
其实,邵老在一生中,从小遵从父辈的谆谆教导,受儒家思想的启发感染,对中华文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热爱。在青少年时期,他勤奋好学,聪明才智就与众不同,他的出类拔萃,使他到北京上了大学,一路有其心酸,更有欢乐笑语的陪伴,好在他都艰难跋涉,到达胜利的彼岸。更是这困苦生活把他的意志磨练得更坚,他不但勇挑工作中的重担,还时时处处走在人前,从事外语教学,育桃李遍布各条战线。为了普及书法,他走遍祖国大江南比,那一个个园林庭院,都留有他色彩斑斓,苍劲有力,独具一格的墨宝。一次次下街道奔社区,一笔一划耐心辅导的身影时时出现,无时不刻不在体现出一位老人,把普及书法看做自己一项神圣职责的使命观。
中央电视台记者郭丹,对他长达一个小时的采访宣传,还有那报纸、杂志的一次次追踪报道。我们国人也都争先恐后为这位老人,在宣扬光大,增光添彩。
想当年,邵老的书法在台湾宝岛巡展时,不仅时任国民党主席连战发来贺电,时任副主席林澄枝女士也亲临现场致辞。一时间,他的书法还漂洋过海到美国、加拿大、日本、韩国等十多个国家,不是纪念馆争相收藏,就是博物馆在延长巡展。看,邵老和他的的书法像旋风,更像民间使者,把我中华文化的精髓传向世界,谁人不肃然起敬!谁人不竖起拇指赞叹!!
治学严谨诲人不倦,著书立说成绩斐然。
学生敬重同行称赞,潜心钻研中国书法。
别具一格博采众长,自成体系邵氏名冉。
大江南比辅导传授,石刻门匾碑林庭院。
国外巡展民众涌要,书法结谊政要点赞。
再看今朝妙哉字林,中国首创世界少见。
万众齐赞争相购传,国之瑰宝今又再版。
记者采访电台播放,报纸宣传举国知晓。
邵老先生祖籍灵宝,人杰地灵物华天宝。
邵老先生的功绩,对社会的贡献岂是我这支秃笔能赞颂了的,只不过借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冒昧造访,今天斗胆只是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为家乡父老乡亲、也为社会上的人民大众提供邵老先生一点事迹罢了。
纵观邵老先生的一生,他的一步步走来,直至成功,他身上那种蜡烛自燃的精神,无不是从小受到父辈的教导,家风的熏陶,儒家思想的感染。这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注重家庭教育,注重家风传承,又十分吻合。邵老这种精神,难道不更需要我们人人发扬光大吗?
文:孟凡功 编辑/郭留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