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实践,是在战略指导下的一系列连贯动作,必须长计划短安排,设定阶段性目标和手段,来从量变到质变,积小胜成大胜。通过我多年的观察和思考,我认为战略实践的核心内容大致可以概括成“一个中心”和“三个基本点”。一个中心,是指以“人”为中心;三个基本点,分别是“抓手”“节奏”和“权变”。
人:培养战略统帅
领导人,也可以叫做战略统帅。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战略统帅,往往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1.战略统帅的四大“品格”特征
第一,永葆野心
野心是成功的战略统帅们的共同属性,我们可以把野心称为雄心,也可以称之为梦想,但是万变不离其宗,都是对成功超出常人的渴望。野心尽可能地激发了统帅们的本性,释放了潜能,才让他们成为人类物质文明的原动力与“火车头”。
野心在老板们身上表现得更加强烈,他们就像饥肠辘辘的恐龙,永远都吃不饱,之所以能够屡败屡战,跌倒后又爬起来,正是因为他们心中始终燃烧着常人难以理解的对成功的渴望。
第二,审时度势。
战略统帅是审视方向的人,要敏于洞察局势之变,其他诸如管理、运作、人员配置、内部协调等具体实施操作的问题,都可以借他人之手,唯独审视方向不行。
战略实践的过程中影响因素极为复杂,机会往往来自社会变迁的微小缝隙,这要求统帅们必须能察觉到细微的变化,时刻保持警惕,实时纠偏。无论是发展的机会,还是危险的气味、灾难的降临;无论是熙熙攘攘的市井之声,还是云雾缭绕的官方动静,抑或是资本市场上的风吹草动,他们都不会放过,将政治、经济、文化等各种信息,转化为对利润、对生存、对跨越的有利条件。
第三,格局与远见。
战略统帅的格局决定了企业的高度,战略统帅的远见决定了企业能走多远。华为创始人任正非的格局之大,在中国企业界实属罕见,任正非的格局体现为以下四点:一是开放包容,尊重对手,不赶尽杀绝。二是人类大同,挣钱不是唯一目的。三是自我修正,在实践中纠偏认识。四是忧国忧民,特别关注教育的提高。
第四,价值引领。
统帅是在组织中是扮演定海神针的人,但凡最后获得成功的战略统帅,都是企业价值观的忠实护持人。
以智纲智库为例,我们的愿景就是“打造中国最好的战略思想库”,我们的价值观是“抱朴守拙、丙方立场、与时俱进”,不断扬弃,不断超越,研究具有中国社会普遍性和共性、具有时代影响力的战略层面的前沿课题,推动社会上有影响力的人做出更大影响力的事情。这也决定了我们团队要时刻保持干净的企业文化,一心追求价值最大化,而非效益最大化。
2.战略统帅的三大关键能力
谈完了战略统帅的四大“品格”特征,那么要成为一名统帅,需要具备什么样的能力呢?我认为有三:预见力、定力、决断力。
第一,预见力。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作为一个合格的战略统帅,预见力是非常重要的能力。我在多个场合都说过,“小老板做事、中老板做市、大老板做势”。
势,就是对局势、态势的理解和把握,是战略统帅对于所处的时间和空间及未来的变化的认知程度。小老板只要兢兢业业地把该做的事做好就可以了;中老板仅仅能把事做正确还不行,他还必须懂得市场竞争的策略、手段,懂得管理团队的打造与企业文化的宣导;而大老板除了懂得做“事”与“市”之外,还必须了解、熟悉中国宏观的经济大势、区域经济趋势以及行业发展态势,具备创新商业模式的能力。
第二,定力。
道固远,笃行可至;事虽巨,坚为必成。战略是一个钻山洞的过程,是长期主义的行为,不能一蹴而就。如果说预见力是善于抓住机遇,那么定力就是耐得住寂寞,敢于拒绝诱惑。如果习惯于跟风,看到什么行业赚钱就往里挤,市场上什么产品畅销就跟着生产什么,往往到头来一事无成。
第三,决断力。
拥有良好的预见力已经实属难得,拥有定力已然距离伟大不远,但作为战略统帅,当超常规的机遇或者危险灾难降临时,要善于谋,更要善于断。在面对机遇时,决断力体现在敏锐决策行动、捕捉机遇窗口期的能力;在面对危机时,决断力体现在当机立断、迅速止损的能力。敢于决断、善于决断,是领导者综合素养的最高体现。战略统帅的决断力具体表现在对事物本质及规律把握力、对关键节点的判断力,以及对决策结果的承担力。
3.战略统帅必须亲自“办黄埔”
经过多年的沉淀,智纲智库提出了一套战略实践的模型——“战略金三角系统”,即找定位、定打法、开模具、办黄埔。“找定位”就是定方向、定角色,确定我是谁、我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开模具”就是打造超常规的产品与模式,不是同质化的产品模式,而是具备独特的核心竞争力;“定打法”就是围绕定位目标,如何快速有效地展开行动;“办黄埔”就是孵化核心团队,它是整个塔的核心,也是其他三个环节能否有效执行的关键。
想要办好黄埔,首先要坚持价值观统领,上下同欲者胜。
价值观解决的是企业要“扛什么旗,走什么路”的问题,关乎企业“做什么”和“不做什么”的选择边界,更关乎点燃员工激情,引爆使命感,将公司的愿景变成自身为之奋斗的目标。
如果把企业比作一个大森林,头顶的太阳就是价值观,肥沃的土壤是保障企业正常运行的管理组织,花草树木就是围绕市场需求形成的业务系统。这就是所谓的上接天,下接地,中间要通气。天就是价值观,同时也是引领和主导组织的顶层设计的先决条件。
我们常说,“治军必先治校”,而治校的前提是统一的价值观。价值观是老板绝对不能偷懒的事情,老板要成为企业的老师,成为价值观的护持人,办黄埔的最终目的就是老板带出一批和自己价值观统一的团队。
抓手,找到关键突破口
战略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关联性、协同性等特征,但这并不意味着战略实践一开始就要全面铺开、全局推进。战略实践是多种矛盾同时存在并得到解决的过程,在诸多矛盾中必定有一种起着主导、决定性作用的矛盾,规定和影响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事关全局和关键,这就是“战略突破口”。
战略千条线,落地一根针。从实际操作看,战略实践的突破口既可能是足以扭转局势、打破困境、打开局面的枢纽;也可能是一个经过反复打磨而形成的可复制扩张、打开全新战略版图的“试验田”;还可能是在市场纷争中通过借势、造势等超常规方式引爆市场或建立护城河的战略营销。
1.聚焦枢纽,找到破局点
什么是“枢纽?枢纽就是关键驱动点,犹如“棋眼”,棋眼活,则全盘活。枢纽就如同锦州之于辽沈战役,研发和品牌之于华为,牵一发而动全身。
枢纽要从趋势中寻找答案,重要的不是趋势本身,而是趋势的转变。对企业而言,趋势的转变意味着行业的重新洗牌和异军突起的机遇。张瑞敏“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所谓的成功只不过是踏上了时代的节拍。
在选择破局点的过程中,要以“不求最好,但求最合适”为原则,以“能实现,能落地”为标准,要选择与自身的能力和资源相匹配的破局点,否则,无法落地的战略不管逻辑上多么完美都只能是空中楼阁。破局点选得好,能够事半功倍,四两拨千斤;破局点选得不好,不仅阻力大,而且可能矫枉过正,遭遇报复性反弹,适得其反。
明确破局点之后,就要举全区域/公司之力,持续进行饱和性、压倒性的投入。比如我的家乡贵州,大数据在贵州的“无中生有”堪称经典,当时很多地方政府都制定了大数据产业发展优惠政策,但没有哪个地方像贵州那样举全省之力发展大数据,最终的结果显而易见,贵州成就了大数据,大数据也成就了贵州。
2.以点带面,打造试验田
试验田的核心在于要对全局具有示范和带动意义。在态势还不很明朗的情况下,先行先试,凡是主事者下定决心要打造试验田之时,必是其处在战略转折点之时。就企业而言,如果试验田成功,企业就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甚至可能引领一场行业变革;如果试验田失败,企业虽然失去了一次跨越式发展的机遇,但不至于伤筋动骨。
“试验田”思维对所有的战略实践都同样具有指导意义。“试点”保证了新战略的顺利实施,对于将战略蓝图落地为战略实践、打破战略困局、检验战略可行性、积累实践经验等有重要意义。“小范围”则保证了新战略影响的可控性,一旦出现不良反应,能够及时纠正,成本可控。
保持战略弹性则是“试验田”思维的重要内涵。再完美的战略都必然要经历一个与市场磨合、匹配的过程,所以战略完美主义是行不通的。战略的完美就意味着执行的教条、僵化,就意味着丧失活力,抹杀未知的可能。
试验田的目的是实现“五出”,即:出成果、出机制、出人才、出品牌、出网络。这“五出”为整体战略供给人才、机制、品牌、网络等,通过打造一个试验田带动整体战略的转型。
打造试验田往往是一个反复打磨的过程,要有“十年做一个”的战略意志和持续投入,最终才能在试验田成熟的时候,具备“一年做十个”的能力。
3.借势造势,引爆新市场
酒香也怕巷子深。当今时代,营销已经上升为战略问题。战略营销不仅能引爆市场,能在短期内带来直接的效益,更能在消费者心中构建一种全新的认知,成为一条无形的护城河,带来长期的竞争优势。竞争的最高境界是成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和解释者,战略营销就是建立游戏规则的重要方式。
对城市而言,战略营销不是常规的城市内产品、企业、品牌、文化、贸易投资环境等全方位的营销,而是挖掘和传播城市独特性的价值,从而使其一枝独秀、脱颖而出,为人所知所识,发挥“引资效应”带动城市经济繁荣;对企业而言,战略营销是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品牌传播力、渠道控制力等的集大成,目的是有效整合企业内外资源,创造或引领市场。
战略营销不是形象工程,也不是给自己贴上一个美丽的标签,而是寻求错位经营和差异化竞争之道,挖掘个性与灵魂,并用现代的整合营销手段将其传播出来,让更多的人接受它、理解它。战略营销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是城市和企业发展战略当中的关键环节。
节奏:把握战略节奏
在战略实践中,节奏感与方向感几乎是等量齐观的两个重要因素,方向感是战略发现的过程,节奏感是战略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过程。
对企业来说,战略节奏会涉及市场节奏、行业节奏、组织节奏、人才节奏等,缺一不可。节奏至关重要,却看不见和摸不着,究竟应该如何设计呢?既要长期主义,又要灵活有度,战略节奏设计的核心就是六个字——“长计划,短安排”。
所谓“长计划”,就是把控战略的长期性,既不能逾越周边环境及行业的成熟规律,也不能逾越自身能力的成熟进程。一方面对整个过程进行有效分解,将长期目标分解成阶段性目标,战略实践的过程懂得抓大放小,只要把这些阶段性目标循序渐进地实现了,也就离终极目标不远了;另一方面培养核心竞争力,比如产品力、品牌力、创新力等,是长线行为,短期内可能影响力有限,但具有复利效应,其日积月累的效应惊人。
所谓的“短安排”,就是保持战略的灵活性,一方面将目标分解成可操作的关键动作,尤其是近期可以实现的关键性动作。另一方面保持弹性、审时度势。越是在不确定性的时代,越要敏锐地感知趋势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而且战略本身就是个动态的过程,很多东西是逐步呈现出来的,保持节奏上的弹性与灵活性至关重要。
战略节奏就是要在计划性与灵活性之间找到平衡。很多企业都描绘过宏伟的战略蓝图,甚至也有过很辉煌的起步,但在节奏上的能力差异往往会导致最终结果千差万别。在企业战略实践过程中,谁先发现了新的战略方向甚至付诸实施通常都并不是最重要的,最终胜出者通常都在于把控住了节奏。
权变:在变化中掌握主动权
恩格斯说过一句话非常经典:“每一次历史的灾难都是以历史进步为补偿的。”每当经济发展处于换挡期,总会出现一批“迷茫彷徨者”,当然更会产生一群“时代弄潮儿”。能够生存下来的物种,并不是那些最强壮的,也不是那些最聪明的,而是那些对变化做出快速反应的。
战略实践也要正视和敬畏这种变化,视它为常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及时应变,要么抢抓稍纵即逝的机会,布局新赛道;要么及时应对自身战略失误以及“黑天鹅”“灰犀牛”等各类事件,顺势而为、因势利导,不断更新、不断扬弃,只有这样才能在大变革的时代存活下来。
1.做好战略实验,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
兵争交,将争谋,帅争机,战略实施能否成功的关键在于是否能抓住稍纵即逝的机会。不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家企业,为了在市场竞争中抓住机会、抢先一步,就要具有敢于“做实验”的胆魄,为企业未来发展寻找“转世灵童”。
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天下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即当全天下的人都知道某条路就是发财之路、某个时机就是生财之机的时候,机会往往已经离我们远去了。
领袖之所以被称为领袖,就在于他们能在机会女神尚未向世人展露其绝代风貌时,就可以闻香识真容。所以,敢闯敢冒险,勇于实验,才能出真知;不敢闯,人云亦云,墨守成规,就永远杀不出一条血路,反而最终被机会的反作用吞噬。
事实证明,在市场变化快、方向不明确的情况下,通过战略实验探索新方向,通过牺牲短期的资源效益来换取最接近未来的那条战略主航道,对企业抢抓新一轮竞争机遇具有重要意义。
2.把握时代变局 布局新赛道
“不确定性的时代,要有确定性的抓手。”当面对不确定性时,只有直面问题和矛盾,敢于担当、主动应变,才能掌握防控和化解风险的主动权,化危为机。
危和机总是同生并存的,形势有利时,善于看到潜伏着的不利因素,做好应对不利因素的准备;形势不利时,善于把握蕴藏着的转机,坚定扭转不利局面的信心。不确定性越强的时候往往正是巨大商机隐现的时候,是布局新赛道的最佳时机,越是提前谋篇布局,越能得到更多的红利。没有哪一家千亿级的企业,是在风平浪静、确定的情况下冒出来的,它们全都是通过在不确定当中捕捉机遇、反复试错、坚定前行而站起来的。
3.对自身战略失误、经营危机、突发事件的应对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难免面对不可预测的事件甚至不可预见的危机。当出现战略决策失误时,企业要正视问题,面对问题,切忌假装鸵鸟,无视问题,选择逃避。
企业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往往都是上一个大台阶的前夜。稻盛和夫说过:“萧条才是企业成长的最佳时机,克服萧条,就好比造出一个像竹子那样的‘节’来。经济繁荣时,企业只是一味地成长,没有‘节’,成了单调脆弱的竹子。但是由于克服了各种各样的萧条,就形成了许多的‘节’,这种‘节’才是使企业再次成长的支撑,并使企业的结构变得强韧而坚固。”
(文章来源:总裁读书会,选编自王志纲《王志纲论战略》
移民杰出人才报道|权威媒体佐证|个人宣传访谈——报纸媒体发布找报纸之家,多年专注媒体发布(对接优秀媒体平台,如大河报、人民日报、中国青年网)、网络推广、品牌宣传,业务渠道覆盖各大纸媒、网媒、自媒体和纳斯达克大屏媒体等,为广大客户提供各类媒体渠道的品牌内容发布服务。多年专注,案例无数,正规公司,规范流程,签订合同,开增值票,为客户提供各项优质服务和多重安全保障。
欢迎咨询合作,实现互利共赢。我们期待与您携手共创辉煌!具体可以到报纸之家(www.fabaozhi.com)咨询我们的人工客服:vx:zmcm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