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职场 > 正文

华尔街英语深陷退款纠纷教育培训机构亟待严监管

时间:2019-10-21 17:15:38 来源:红商网 评论:0 点击:

  人无信不立,企业亦如是。日趋激烈的竞争之下,一些教育培训机构正因过度商业化而失去了本质,频频引起消费者投诉。

  近日,《华夏时报》报道的韦博英语退款难问题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后,有华尔街英语的消费者也向本报记者反映,同样遇到了退款难的问题。

  分析人士认为,推销乱象重重、动辄预收数万元的学费、教学质量堪忧等问题已经成为了引发教育培训机构与消费者之间纠纷的关键原因,亟待有关部门重拳出击严监管。

  退款拖延4个月承诺成空谈

  今年6月初,广州的小文(化名)在华尔街英语培训中心购买了为期两年、价格为45800元的课程。“但当晚回家,我越想越不对,感觉要还两年的分期压力太大,当晚即向CC要求退款,并在6月4日写好纸质退款申请带去门店,但当时课程顾问以各种理由拒绝,我耗了一个多小时与该课程顾问商定可以退款,需要我等待45天。”小文说。

  根据小文提供的一份课程购买合同显示,课程起始日后7天内学员提出退学,华尔街英语同意退学,但需从学员缴纳的课程费用中扣除500元人民币费用,以支付教学服务及材料损耗费,华尔街英语将在45天内退还学员余款。

  然而,接近4个月的时间过去了,小文的退款时至今日仍然未见踪影。由于在工作人员的建议下,小文是通过贷款支付的学费,小文仍需每月按时还款。

  当初热情满满的课程顾问已不愿对小文作出回复。接二连三的拖延让小文对华尔街英语失望至极,无奈之下已多番进行投诉。在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后,9月中旬,华尔街英语总部向小文回应称可以退款,但仍需要等到下个月,同时小文还被告知需要承担贷款分期的手续费。“消协说,要是那时候我还是没能拿到退款,就继续跟进。”小文说。

  北京的小王(化名)与小文的遭遇有所不同,但仍然是退款难的问题。去年10月,小王在华尔街英语购买了为期3年、价值4万多元的课程。今年其上课的培训中心由于撤店将搬迁到较远的地方,小王打算退费处理,然而,仅学习了不到一年时间的他却被告知仅能退费2000多元。“缴费时我明确说过为了五道口店才报名的”,尽管在投诉后,小王获得了1万多元的退费,但他仍表示“很亏”。

  《华夏时报》记者注意到,遭遇了华尔街英语退费难的消费者并不在少数。在消费者投诉平台聚投诉上,华尔街英语有着多达300余起投诉,其中大多又与退款纠纷有关,而仅仅是9月就有多达11起投诉。9月28日,华尔街英语在回复《华夏时报》记者时表示,公司关心每一位学员的消费者权利和切身利益,按照现有的合同,如果学员对课程不满意,他们在合同有效期内有权利依照相关条款终止合同。对于记者提到的学员具体反馈的问题,华尔街英语表示,希望记者能够提供学员的具体信息,以便快速进行调查。

  法律界人士认为,培训机构与消费者签订了合同都应该按照约定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合同上未载明的双方可协商处理。建议消费者通过培训机构购买培训服务时,签约时应当仔细了解合同内容,在出现纠纷时注意及时固定证据,可先向工商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进行投诉,必要时可通过法院进行起诉。

  培训机构乱象丛生不容忽视

  事实上,根据《华夏时报》记者此前的调查,不仅是华尔街英语,包括韦博英语、英孚英语等多家英语培训机构也正深陷退款纠纷。而教育培训机构存在的诸多乱象则是导致退款纠纷频发的主要原因。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正让部分教育培训机构过度商业而失去了本质。

  根据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9月发布的《2018年1至8月教育培训类投诉分析》一文显示,今年1至8月,仅上海市消保委就共计受理教育培训类投诉4174件,同比上升27.1%,争议涉及金额3502万元。而其中,外语培训类投诉就多达2140件,超投诉总量的一半。

  该分析报告揭露了培训机构存在推销乱象重重、经营本末倒置、付款方式欠妥等主要问题。分析指出,培训机构盲目选择推销对象,不仅缺少必要的前期评估,还会采用虚编教学资源、夸大培训效果的方式层层诱导。市场上培训机构提供的格式合同大相径庭,部分格式合同缺少周密的授课安排、公平的退费规则、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机制等涉及消费者重大利害关系的条款。一旦发生争议,消费者易陷入被动局面,退款难以索要。此外,不少培训机构为追求商业利益,抬高学费标准,降低设施条件、减少师资配置、缩短培训课时以压缩成本,忽视了消费者的学习体验,致使教学质量难以保证。

  分析报告还表示,一次性预付高昂费用滋生贷款“骗局”,恶意包装、审核宽松、资金风险等贷款隐患凸显。投诉显示,培训机构大都将课程周期设置为1至2年,少数长达4年,相应的培训费用高昂,而多数培训机构要求消费者一次性付清费用。为消除消费者支付顾虑,有些培训机构通过“引导推荐”或“涉嫌强制”等方式,要求消费者向与其合作的金融机构进行贷款,使消费者以信用风险换取资金保障。部分消费者甚至反映,培训机构工作人员在他们未充分了解贷款注意事项的情况下,主动帮助完成整个手续,致使消费者“被贷款”。不成熟、不合规、不理性的贷款交易极易引发资金和个人征信风险。

  今年8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针对当前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突出问题,从依法审批登记、规范培训行为、强化监督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措施。其中就提道,校外培训机构审批登记实行属地化管理,县级教育部门负责审批颁发办学许可证,未经教育部门批准,任何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以家教、咨询、文化传播等名义面向中小学生开展培训业务。从事语文、数学、英语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应具有相应的教师资格。此外,校外培训机构“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上述分析报告建议,有关主管部门应按照依法规范、综合施策、协同治理原则,构建校外培训机构规范发展的长效机制,形成校内外协同育人的良好局面。此外,教育培训行业的良性发展需要标杆企业的引领,建议相关机构依法、诚信、自律经营,以夯实教学根基、提升教学质量作为营商之道、立足之本。

  来源:《华夏时报》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