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小盘股并购怪相频现

时间:2013-10-17 11:18:44 来源:新浪财经 评论:0 点击:

  今年A股市场的翻倍牛股不胜枚举,并购扩张是他们共同的基因,但“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从初涉到燎原,小盘股的“并购式成长”已成为A股的一种模式。
  
  尝鲜:初涉并购
  
  “小盘股今年并购盛行,不是突然冒出来,而是经过几年酝酿形成的。”新时代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秦茂军对记者说:“自2009年创业板挂牌开始,每年上百家中小公司上市,手上钱多得没处花,一些公司尝试着去并购,尝到了甜头后,从此集体‘上瘾’。”
  
  超募资金是最初并购的主要资金来源。如2011年初,科伦药业(47.46,-0.17,-0.36%)使用2430万元超募资金收购广东庆发100%的股权,用4.26亿元超募资金收购了崇州君健塑胶有限公司。
  
  此外,很多小盘股也热衷于用超募资金进行增资。劲胜股份(19.800,0.62,3.23%)就利用超募剩余的2.1亿元用于消费电子产品精密结构件扩产项目的增资,使得该项目提前完成。
  
  设立子公司是这些次新股进行直接扩张的又一重要手段。如广联达(29.64,0.14,0.47%)2011年1月6日公告,以自有资金在新加坡投资设立一家全资子公司,投资总额400万新元,折合约2000万元人民币,启动国际化战略。
  
  秦茂军向记者表示:“老实说,因为当时超募现象严重,钱太多,很多公司都想方设法把钱留着自己用,开始扩张带有一点‘不情愿’,但是随后就尝到了甜头。”
  
  海宁皮城(21.01,0.78,3.86%)在2011年1月份发布三项对外投资公告,动用近7亿元资金进行投资和收购,其中2亿元来自首发超募资金。一系列扩张很快就收到了效果,2011年当年净利润5.27亿元,比2010年的2.51亿元增加了一倍,2012年的净利润又进一步增长至7.05亿元。
  
  上瘾:星火燎原
  
  示范效应只是一方面的因素,当时的经济大环境也给小盘股提供了扩张的土壤。也是从2011年开始,国内多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日益凸出,作为经济转型与升级的重要驱动力,一些新兴产业公司开始尝试着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产业链,做大做强的野心日益膨胀。
  
  以最典型的蓝色光标(56.880,-1.32,-2.27%)为例,作为国内首家上市的公共关系企业,通过收购兼并成熟品牌公司,扩大市场份额,实现外延式发展的意愿由弱变强,从此走上收购之路。据一位公关业内人士说:“蓝色光标当时确定的收购对象超过100家,听到他来了,大家都‘肝儿颤’。”
  
  数据显示,蓝色光标自2010年登陆创业板后,以收购方式控制了17家子公司的股权。仅三年时间,该公司营业收入就从上市前的3.68亿元跃升到2012年的21.75亿元,上涨近6倍;净利润也从4845万元跳升到2.36亿元,上涨近5倍。
  
  据记者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创业板公司共公布65起并购公告,总共涉及金额75.44亿元。交易金额最大的是掌趣科技(27.540,2.50,9.98%)收购动网先锋100%股权,涉及资金8.1亿元。2012年以来,创业板累计收购案例将近250起,大部分是股权收购。
  
  另据清科集团旗下私募通的统计数据,轰轰烈烈的并购在近两个月仍未停歇,9月份中国并购市场共完成101起并购交易,交易总金额约为101.83亿美元。与8月相比,9月并购交易总金额环比增加133.4%,同比去年更是上升了334.4%。
  
  疯狂:怪相频现
  
  “如果之前的扩张都是大吃小、强并弱,带有一些产业链整合性质的话,那么并购发展到现在已经变质,很多公司为了并购而并购。”秦茂军说:“一些值得注意的现象是收购的随意性和‘蛇吞象’的频繁出现。”
  
  首先是,收购“审美疲劳”。这种现象在文化传媒行业中较为普遍,从华谊兄弟(30.800,-1.08,-3.39%)、掌趣科技、蓝色光标、浙报传媒(38.03,0.39,1.04%)开始,“收购风”迅速在行业内蔓延,每家公司都在忙着收购,甚至出现手机游戏公司被抢购的“怪现象”,据说手游公司一度供不应求成为紧缺货。
  
  其次是,并购“动机不纯”。“仔细看一些公司收购项目,可以发现有的是故意做低标的估值,为的是把自己公司的估值可以拉低一些。”秦茂军表示,这个很好理解,就是为了方便再炒炒股价。同时,市场对收购资产的溢价到达了无以复加的地步。比如收购一家净资产几百万公司,公司市值就可以轻松增加数亿。
  
  “动机不纯”还体现在另外两个方面:一是为了方便PE\VC等机构退出,IPO已经暂停一年,PE\VC退出之路被堵,而且还有一些拟上市公司也被终止上市。例如,恒顺电气(5.750,0.05,0.88%)5月份收购河北沧海重工100%的股权,而后者曾于去年4月递交招股说明书,目前已经“终止审查”。
  
  再则是为了方便大小非减持。今年有大量的上市满三年的首发原始股东限售股解禁,他们需要做高股价,以达到获利最大化。此前大涨的小盘股近期出现大规模减持潮,就体现了这种意图。“现在股价都在高位,预计接下来的减持规模会非常惊人。”秦茂军这样认为。
  
  “上帝要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并购的疯狂状况莫过于“蛇吞象”。根据中创信测(21.93,1.99,9.98%)的重组预案,拟向信威通信的股东发行约31.26亿股,购买其持有的96.53%股权,交易总价约268.88亿元。交易完成后,中创信测的总股本将从1.39亿股膨胀至37.82亿股。
  
  “并购不结束,股价不见顶。”这是多位市场人士对于上述现象的总结。种种迹象显示,并购可能要暂时歇歇了,一个简单的逻辑是创业板目前不允许再融资,手上的钱恐怕也不多了。
相关热词搜索:小盘股 并购 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