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末将至,食品价格也出现了上涨苗头,“姜你军”、“牛魔王”大有卷土重来之势。
“今年生姜涨价涨得厉害。”11月7日,来自山东潍坊的北京新发地生姜经销商王女士告诉《华夏时报》记者。她认为,生姜价格的上涨主要是今年山东受涝产量减少,“我们收的价格就高,得利的主要是农民。”
记者近日通过市场走访发现,蔬菜价格目前处于高位,涨势明显,正在加剧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多数机构预测,10月份乃至四季度的CPI很可能持续上涨。交通银行(4.14,-0.02,-0.48%)最新发布的研究报告称,2013年10月份CPI同比涨幅或在3%-3.5%左右,CPI同比涨幅将继续小幅上升。
“姜你军”重现
早晨八九点钟的新发地市场车水马龙,交易的热火朝天让人忘记了立冬时节的寒冷。在生姜交易场区,一袋袋、一箱箱生姜正从排列整齐的大卡车上一点一点往下搬。
一辆辆载重达15吨的加长大卡车清一色地挂着“鲁”字头车牌,位置最靠市场出口的王女士夫妇常年做生姜生意。“去年我们从农民地里收姜才六七毛钱一斤,今年收上来的价格就到三四块了。”王女士说。
山东日照、临沂等地的多位生姜经销商也在电话中告诉本报记者,当地批发价格在2元到4.2元之间,送到北京的运费是1斤加1毛钱。
据本报记者了解,生姜价格根据品质和水分含量的不同差异较大,一般是大个整块、水分较少的价高。新发地市场统计显示,11月7日的生姜价格,最高价6.5元一斤,最低价2.5元一斤,中间价4.50元一斤。而贴近消费终端的超市和小菜市场的姜价高达8元上下。
据新华社全国农副产品和农资价格行情系统监测,6月中旬以来,全国生姜价格持续上涨。与6月14日相比,11月1日,生姜全国平均价上涨90.6%。北京、天津、河北等十几个省市涨幅超过1倍。
卓创资讯生姜分析师郭娟告诉记者,今年受气候、种植面积以及5月份的“毒姜”事件影响,山东这边的生姜减产量在20%到30%之间。不过,新姜收购刚结束,还在贸易商的地窖里,目前市场上卖的基本都是去年的老姜。目前是青黄不接的时候,价格比较高。另外。生姜、大蒜这些品种比较耐储藏,生姜怕冻,一般在地窖里保温藏一两年没问题,所以也不排除有实力的交易商囤货惜售,以及游资炒作的可能。
菜价以涨为主
记者走访发现,除了生姜,其它蔬菜价格也大多以涨为主,其中大白菜和西红柿等品种价格上涨较为明显。
入冬前囤点大白菜是很多老北京居民的习惯,今年的大白菜价格比去年有不小的涨幅。
在新发地市场,一位大白菜经销商告诉记者,大白菜4毛5分一斤,量大可以优惠一点。“这已经不算贵了,个把月前大白菜刚上的时候都卖到1块钱一斤。”他说。
这位经销商告诉本报记者,去年这时大白菜是1毛多钱一斤,不过那是农民亏本的价格。“去年种的多,亏了本,今年可不就种的少了。”他说。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10月21日至30日,监测的7种蔬菜价格中,价格上涨的有5种,其中西红柿价格涨幅居首,上涨13.6%。而10月28日至11月3日由商务部重点监测的全国36个大中城市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也比前一周上涨0.8%,近5周累计上涨8.4%。其中,西红柿因季节性供应减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6.5%,青椒、豆角价格均比前一周上涨5.3%。
从新发地市场提供的监测数据来看,蔬菜价格处于同期历史高位,涨势明显。11月1日,新发地市场蔬菜的加权平均价是2.45元/公斤,此前一周这一价格是2.34元/公斤,周环比上涨4.70%。去年同期的价格是1.68元/公斤,同比上涨45.83%,涨幅非常明显。此外,本报记者查看历年同期的价格,发现今年的价格仅仅比2010年同期略低,是历年同期的第二高点。
四季度CPI或继续回升
今年9月份,受食品价格推动,CPI数据自2月以来首次重回3时代,上涨3.1%,其中食品价格上涨6.1%,非食品价格上涨1.6%。
目前许多机构分析认为,即将发布的10月份CPI数据由于食品价格上涨的推动,将延续上涨势头。
央行在11月5日发布的今年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也表示,近期受经济回升推动,PPI降幅趋于收窄,加之有基数效应的影响,四季度CPI同比涨幅也可能上行,从而对通胀预期产生影响。
前述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的最新研究报告则指出,考虑到国内需求并未出现大幅回升,货币政策也维持稳健中性、猪肉等食品价格总体涨势平稳以及输入性通胀也没有明显抬头等因素,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涨幅仍然温和,预计在2.9%左右,这样全年CPI同比约为2.7%,将远低于政府全年3.5%的物价控制目标。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经济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员牛犁对本报记者表示,受中国的恩格尔系数水平影响,食品价格在CPI中的权重相对较高,CPI上涨主要受食品价格影响,这个说法大多数情况都成立。他估计四季度CPI上涨3%左右,全年累计数据不会高于3%,完成原定全年3.5%的通胀调控目标没有问题。
不过央行在上述报告中表态谨慎,“总体看,对下一阶段的价格形势不可盲目乐观,物价上行压力是存在的,要继续引导、稳定好通胀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