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额宝”问世一年,无论是电商平台还是传统的银行机构都争相推出类“余额宝”产品。熬至如今,外资银行也终于耐不住寂寞,杀入“宝宝战团”。与此同时,《华夏时报》记者了解到,基金公司在对接各类平台的新货基发行上,也动作频繁。金元惠理金元宝货基7月14日起正式发行,这是下半年亮相的首只货基;另外,在证监会新基金发行列表中,博时、上投摩根、景顺长城、方正富邦等多家基金公司都有新货基待发。
这意味着,下半年货基有望延续几何式增长态势,余额理财市场竞争将越发激烈。
外资行难抗中资行强攻
随着外资银行“南洋商业银行(中国)”联合易方达基金推出“智慧金”业务,运用货基帮助客户进行余额理财,首家开展余额理财业务的外资银行终于掀起盖头。记者获悉,该业务已于6月初在南洋商业银行(中国)内部试运行。客户开通一个“智慧金”电子账户,完全在线操作,将闲钱存入该账户,就可以实现智能余额理财。
“智慧金”业务还有一个“自动扫单”功能,即每天自动扫描账户余额,进行余额申购。南洋商业银行(中国)在每个工作日的14点30分,会将投资者电子账户余额申购成易方达天天理财货币基金,并享受基金收益按日结转、按月支付的日复利分配方式。同时,“智慧金”支持货币基金T+0快速赎回,单个客户单日累计可达20万元。
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开展余额理财的多为中资行,金融界普遍熟知的是,外资银行的投资优势在全球配置,在人民币理财产品上,其投资收益率不占优势,很难与中资行正面交锋。
而更让外资银行腹背受敌的是,中资银行仍在加快互联网金融的推进。
7月14日,记者从浦发银行获悉,该行日前推出“普发宝”现金管理产品,可关联浦银安盛日日盈货基和汇添富货基两只货币基金。
记者初步统计显示,截至目前,已有11家银行推出“宝宝”产品,包括中行与中银基金合作推出的“活期宝”,平安银行推出的“平安盈”,工行对接工银瑞信的“薪金宝”,交行的“快溢通”,民生银行的“如意宝”,兴业银行推出的“掌柜钱包”、“兴业宝”,中信银行联合信诚基金推出的“薪金宝”,广发银行与易方达基金合作推出的“智能金账户”,招行对接“招商招财宝货币基金”推出的产品“朝朝盈”以及渤海银行与诺安基金的“添金宝”等。
目前,各家银行系宝宝仍以货基为主要产品,且相较于余额宝等电商系“宝宝”,银行系“宝宝”收益后来居上。Wind资讯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以来,余额宝对接的天弘增利宝货基收益率步步走低。3月25日收益跌破5.5%;5月11日跌破5%;6月23日,4.5%关口也被击穿;7月8日,一年来首度跌破了4.2%。
银行系宝宝以兴业银行掌柜钱包为例,据记者统计,其2014年2月份至6月份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分别为6.81%、6.31%、5.95%、5.43%、5.06%;7月份(1日-10日)的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为5.08%。
收益率与稳定性需兼顾
从今年收益率趋势来看,整体增速放缓是各类“宝宝”们的共同特点。
据Wind资讯统计数据,7月14日,货基7日年化收益率均值降至4.27%,仅有10只左右的货币基金收益率在5%以上。
就目前货币市场的供求关系来看,银率网认为,余额理财产品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不会有特别“出彩”的表现,下一个收益率爆发点应该在9月中下旬。货基作为现金管理工具的属性会更加突出。
对此,大成现金增利货币基金经理李达夫认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相对宽松,货基等现金理财工具收益率均呈逐步下滑、回归正常水平态势,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李达夫进一步指出,由于投资者“逐利”的本性以及各“宝”类产品本身的差异性并不明显,导致市场一直将是否拥有高收益优势作为衡量或推介“宝”类产品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在他看来,一直以来,投资者在选择货基时主要关注收益率水平,而忽略了其稳定程度,实际上后者才反映了一只货基真实的风险收益情况。
李达夫强调,投资者在选择货币市场基金时,不能简单地只看收益率高低,而应该选择业绩表现稳定、规模适当并变动平稳、管理运作规范的产品。
国金证券基金分析师张琳琳则指出,资金面相对宽松环境中资金价格逐步回归常态,在此背景下,包括电商系“宝宝”在内的货基整体收益滑落至“4时代”,然而,相对于其自身的高流动性及安全性而言,即便是4%左右的收益水平,作为活期存款的替代产品,仍不失为一种较高性价比的投资标的。
具体品种选择方面,张琳琳建议,投资者选择历史业绩居前且稳定性较好、资产规模较大能够抵御浮盈摊薄及赎回冲击风险的基金品种,具体来看,南方增利、华夏现金、广发货币、博时现金、方达货币等产品可重点关注。
此外,张琳琳指出,场内的货币ETF以及保证金货基如华宝添益、添富收益快线等已突破赎回瓶颈,在提高投资者存量资金使用效率上功能显著,对资金流动性要求较高的投资者可侧重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