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靠学生自己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这个想法很不现实。
很多人都以为,随着网络教育的发展,以后我们就不再需要老师了。但研究表明,靠学生自己来指导自己的学习,这个想法很不现实;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内,老师都会继续发挥必不可少的作用。
现如今,获取信息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容易,所以毫不奇怪,一些人开始质疑教育工作者的角色:如果学生只需动动手指,在屏幕上点击滑动,各种知识就会呈现在他们面前,那还要老师做什么?
这个观点获得了一些著名人士的支持。苏加特·米特拉(Sugatra Mitra)教授因在印度德里贫民窟安装计算机而闻名,今年早些时候,他在一个会议上说:有条件上网的孩子,可以自己学到很多东西。
美国著名未来学家托马斯博士·弗雷(Thomas Frey)谈到过一个“无教师教育系统”(teacher-less education system)的新前沿。他预测说,未来十年将发生重大变化,教师将从知识传授者变成教练。
一些机构正在把这个想法付诸实践。在美国火箭教育(Rocketship Education)旗下的九所学校中,学生们有四分之一的课堂时间都是在网上度过的。英格兰最大的学校连锁机构Ark Schools也打算在一所新学院里借鉴这种做法。
此外,使用混合教学方式和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开展的各种试验数不胜数,更不用说可汗学院(Khan Academy)等机构提供的在线课程了。
但是,这个热火朝天的趋势近来被泼了一盆凉水:荷兰学者保罗·科施纳(Paul Kirschner)与杰伦·冯曼利伯(Jeroen van Merrienboer)对在线学习和自我指导式学习进行了研究,发现学习者(learner)要变成自我教育者(self-educator)并不是那么容易。
两人表示,很多研究表明,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人都可以轻松获得信息,但学生们往往缺乏一种能力——评估、选择、处理和组织这些信息的能力。就算学生们每天都在网上搜这搜那,但是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如何评估、选择、处理和组织这些信息,却是一个极大的困难,对有些人而言,这个困难几乎无法逾越。
这两位荷兰学者认为,年轻人无法很好地做到以下几点:“选择恰当的查询词条,选取相关性最高的网站,质疑信息来源的可靠性”。年轻人往往是第一眼看到什么,就会相信什么,而不是从大量来源中筛选出可靠度最高的信息。
两人表示,有些人认为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学到自己所需的各种知识,这个想法其实还忽视了一个事实:搜索的成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的先修知识。就算你在数字时代出生长大,你也未必就拥有充分利用手头工具的能力。
“他们知道如何在谷歌上搜索信息,但要有效地找出自己所需的信息,他们就缺乏必要的技能了,而且要确定自己查到的信息有怎样的相关性或真实性,他们也未必有足够多的知识。”两人表示。
此外,两人还反驳了“自我管理型的学习者可以指导自己进行学习”的观念。俗话说,你不知道自己不知道哪些东西。单靠自己,学生们往往无法弄清自己的知识缺陷在哪里,也不知道该怎么查漏补缺。
一些实验发现,学生们更喜欢练习他们已经熟知的东西。这表明,他们并不总是能选择最适合自身进步的内容。那又能获得多大的成果呢?
两人最后的结论是:“学生并非学习的最佳管理者,他们不擅长于在数字世界中找到学习的方向,为自己选择最佳的学习途径,以及在互联网上收集有用的信息。”
诚然,科技发展已经令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其实医生的角色也已经改变,现在我们可以在搜索框里输入自己的症状,开始进行自我诊断,但这说明我们可以不要医生了吗?觉得学生可以靠着自己摸索,在信息丛林中找到前进的道路,以为他们最多只需要偶尔提点一下,就可以朝正确的方向迈进,这种想法未免有点太脱离实际了。
这并不是说在线学习根本没用。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缺乏师资力量,在那些地方,互联网可能是提供教育的最好方式。即便在一些教师资源充足的区域,在线学习也可以成为老师耳提面命的一种补充。
不可否认,科技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学习机会,但是老师指导学生学习的传统模式还远远没到落幕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