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2014年家居建材行业大事件回顾

时间:2015-01-06 11:56:30 来源: 评论:0 点击:

  【商机旺旺汇】回顾即将过去的2014年,在经济大环境低迷、楼市持续疲软、产业结构调整等客观因素的影响下,家居建材行业在震荡纷扰中缓慢前行。与此同时,伴随着移动互联网的环境变化,传统的家居业态模式也正迅速地发生改变:定制行业异军突起、电商O2O营销动作频频……站在2014年末岁尾,检索一个个行业里不可回避的热点关键词,企业跌宕沉浮,品牌大浪淘沙,在草蛇灰线中蛰伏着生机的启示,让我们从这些焦点事件中去一窥家居建材行业未来的发展轨迹。

  关键词一:新规出台“紧箍咒”

  3月15日起,新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正式实施。这是消法实施20年后的一次全面修改,新权益、新责任更加注重公平,同时也旗帜鲜明向消费者适度倾斜。例如维权纠纷举证责任倒置、提高消费欺诈惩罚赔偿额,甚至可由消协提起公益诉讼。对消费而言,首次明确缺陷产品召回义务、购物可7天无理由退货、杜绝格式合同中的霸王条款,这些都在更大程度上保护装修业主的利益。

  5月1日,最新修改过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正式实施。自此,被企业奉为“三大荣誉”的“国家免检”、“中国名牌”、“驰名商标”全部退出了市场舞台。新商标法的颁布立即在行业内掀起了大讨论,也将企业品牌建设提到了一个新高度,少了浮华的“噱头”。没了“国家免检”的地板,少了“驰名商标”的瓷砖,摘掉了头顶光环,回归本质成为建材企业在今后发展中的唯一路径。

  9月29日,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了《木质家具制造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征求意见稿。该标准除了对木质家具生产的排放物限值做出要求外,还对生产环节中的涂料性质、使用量也做了详细的规定。目前虽然并未正式公布,但已被业内称为家具最严环保标准。算上明年实施的新《环保法》,“按日计罚”制度让有钱也不敢再任性。

  点评:前所未有的环保风暴,加之市场并不景气,也让众多中小型建材企业的生存状况雪上加霜。5月底,42家佛山陶瓷卫浴企业以部分指标过于严苛要求难以达标为由集体上书,请求修订国家强制标准《陶瓷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随着“新消法”、“新商标法”、“新环保法”等一系列相关法规的出台,预示传统家居建材业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必须改变,产业结构面临优化升级,走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的发展之路已迫在眉睫了。不过,法规趋紧终归是长远之计,但能否度过阵痛期,真正落地执行到位,才是值得我们期待的。

  关键词二:家居大牌“定制展”

  7月8日,“亚洲建材第一展”——第十六届广州建博会开幕,34万平方米展览面积创下亚洲之最。其中,盛极一时的定制行业抢占了全部展馆的半壁江山,几乎成为“定制展”。展会主办方还透露,明年6月初举办的上海建博会预计规模高达10多万平方米,届时仍是以定制行业为核心主体在国家会展中心亮相。

  早在2010年,圣象地板就已开始着手研究大家居战略实施的可行性,并做了多年的准备。2014年7月,圣象集团在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上正式发布大家居战略。索菲亚从最早的定制衣柜到定制家居,进军全屋家具后,又在2014年广州国际建筑装饰博览会上正式宣布进军整体厨房领域,开启了其大家居战略的实质性步伐。紧接着的10月份,以橱柜起家的欧派家居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其20周年庆典上也发布了“大家居战略”。欧派集团董事长姚良松在会上表示要引领“家居行业的第二次革命”,表明了欧派要进军“整体家居”的决心。

  定制不是现在才出现的热点,但今年它表现得更为凶猛,大潮澎湃,已成趋势。几家主打定制概念的企业赢得了更大的市场份额,而一些实力比较强的建材企业,也开始转战定制市场。比如尚品宅配、维意、玛格、好莱客、欧美斯、百得胜、诺维家等,都是定制家具领域比较活跃的品牌;今年又有不少新军加入战团,如家电巨头美的,地板巨头圣象、大自然,卫浴大佬箭牌、中宇等,欲趁着定制热潮分一杯羹。

  点评:年轻的80后、90后追求个性、时尚,于是定制家居开始崭露头角。个性的定制产品、电商销售渠道、一站式服务,这些符合年轻人消费习惯和品位追求无法得到满足,故而需要家居企业在产品、服务、营销模式等不断创新。尽管定制家具的份额在2013年仅占整体家具市场的10%,但这千亿元的市场规模能否成为家具市场又一个欣欣向荣的产业也未可知。不过,家居企业的定制之路并不好走,生产流程再造、技术人员配备以及产品线太长难兼顾等问题都亟待完善。

  关键词三:全网销售“OTO探索”

  2013年以1.6亿战绩占据天猫家具类目第一的林氏木业,今年双十一在7小时内已破去年纪录,以3.3 亿的惊人成绩领衔家具类目第一,占据全网销售第五名的位置。阿里巴巴把建材家居行业作为未来战略打造的三大行业,可见建材家居行业网络营销甚至OTO已成战略趋势。

  事实上,家居建材行业的互联网营销之路早已开启。从2014年双十一销售数据来看,林氏木业、罗莱家纺、全友家居在天猫全网销量排名前十的品牌中占据了三个名额。建材品类同样也有欧普照明、TATA木门、九牧、奥普、贝尔等品牌作为OTO模式的先行者,都已经取得了不俗的业绩。

  除此之外,目前建材家居行业还有以美乐乐、尚品宅配为代表的OTO模式,通过自建平台为主进行销售。尚品宅配通过自建平台新居网,针对80后的年轻人初次置业进行全屋定制产品销售与服务获得了高速成长,目前其线下店面进行了脱离建材家居卖场的大胆探索,从互联网获得的客户比例在40%以上;2012年,美乐乐在全国只有三个仓库,而截止2013年年底已经增加到12家。2012年的时候,美乐乐实现10亿元营收,2013年销售额为20亿元,这种高增长的神话的确触动了很多传统的建材家居企业。

  点评:应该说,大多数的行业领导者都开通了电商平台,互联网通路销售布局已经开始,只是部分行业领导品牌尚未全面开展业务。这和自身传统渠道与电商渠道的冲突有关,也和整体战略步骤有关,毕竟部分企业的传统销售已经高达数十亿,线下渠道和终端完善,如何进行全面互联网营销尚须斟酌。但可以预见存在的冲突和矛盾,建材家居企业的互联网探索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回转。

  关键词四:卖场巨头“急扩张”

  虽说行情不好,但逆市而上却不乏人在。12月15日,红星美凯龙佛山南海启动招商;12月18日,红星美凯龙福州金山商场启动招商;12月27日,红星美凯龙襄阳商场开业……作为中国家居流通业的第一品牌,截至2014年年底,红星美凯龙已从“百店时代”跨入“百城时代”,在全国100余座城市开设了超过140座家居MALL。按计划,未来五年,红星美凯龙在华南区要开20间分店,预计2015年或2016年,分店总数将达到200间。

  相比之下,另一个家居流通业巨头——居然之家则侧重在北方开疆拓土。11月15日,居然之家第100家分店——居然之家兰州雁北路店开业。11月16日,第101家北京八角店开业。据统计,居然之家开店速度逐年增长,2006年至2008年每年仅3家店开业,而今年共有20多家新店一齐亮相。不甘示弱的还有集美家居。4月,集美家居卢沟桥店开业;11月,集美家居唐山店开业,同时计划进军江苏市场,加速向外扩张步伐。

  作为“粤派模式”的代表,靓家居今年打出了“O2M整体家居”口号,短短一个来月连开三间新店。在家居卖场扩张的同时,一些建材企业如顾家家居、尚品宅配、TATA木门等也在市场上采取“进攻”策略。它们有的占领街边开设独立店,有的进入购物中心抱团驻扎,当然最大量的还是顺理成章跟随主流家居城拓展至全国。

  点评:也许有人会说,现在进入了全民电商时代,赚的都是线上的钱,谁还干着线下的活啊。但现实却是:实体店不但没被取代,还在跑马圈地布局。其实扩张免不了风险总与机遇共存——做好了是抄底,搞砸了是冒进,所以说考验的是胆识也是眼光。逆市远比景气更能弯道超车,强者愈强,弱者愈弱,马太效应恰恰反映出市场的成熟度。线上线上都是渠道,各有所长。美乐乐CEO高扬说,“网络无法取代真实的体验,线上、线下本质是供应链的竞争。”而家居体验的形态如何更新蜕变,才该是当下思考的重点。

  关键词五:智能家居“要逆天”

  在2014年美国拉斯维加斯CES大展上,三星、LG、索尼和东芝等企业均用庞大的展区展示了智能家居的使用案例,通过近乎理想的模式向人们描述了一种全智能化的生活方式。

  谷歌、微软、苹果、三星等国际巨头毫不掩饰他们对智能家居领域的野心,谷歌斥资32亿美元收购了智能家居厂商Nest,目前还在洽购安全摄像头厂商Dropcam,此外,据称谷歌也正在开发自有的智能家居网络协议。三星与智能家居平台SmartThings展开谈判,计划以2亿美元左右的价格收购这家专注智能家居的新创企业,以增强自身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实力。微软多年前就提出了所谓的“未来之家”的概念,但也是在今年才与家庭自动化设备制造商Insteon达成合作伙伴关系,双方计划将把微软语音助手Cortana引入到Insteon在WindowsPhone的应用中,所以未来Windows Phone用户就可以在Insteon应用上通过语音来控制家里的灯光、恒温器以及其他智能家居设备。9月10日,苹果公司在WWDC全球开发者大会上发布了智能家居平台HomeKit,该平台可以将用户家中的智能家电整合在一起,通过iPhone或iPad对其进行集中控制。

  点评:今年7月份的广州国际建博会上,物联网掀开了智能家居的一角,引得锁业、五金企业、IT小企业和家电厂商都挤进来,无疑使智能家居这个最热门的新酷科技成为时尚生活的一个方向,但是从WiFi温度计到自动化厨房,从家电再到智能空调,这些设备的便利和实用,节能和省钱,都被高昂的成本拦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之外。谷歌、微软、苹果、三星这些大鳄的加入,究竟会把智能家居带向何方,尚未可知,但一场刺刀见红的血腥战争,却在2014拉开了帷幕。可以预见的是,这场战争最后的赢家,一定是消费者。

  关键词五:旺季遭遇“滑铁卢”

  细数2014年家居市场传统旺季,无论是向来被寄予厚望的“金九银十”,还是家居卖场层出不穷的促销活动,甚至是企业自创的“购物节”、“人造节”,无不遭遇“滑铁卢”,让原本希望借助各类佳节创造销售盛宴的企业大感失望。

  业内人士透露,今年春节后,家居市场在种种促销手段作用下,曾刮起过一小股暖风。然而,从今年7月开始,客流量一直稀少,直到9月份中秋节期间都没有太大改变。另一方面,一直以来国庆黄金周的销售情况都被商家视作家居市场行情的风向标,可直接反映出整个市场的景气程度。按照一般的行业惯例,国庆黄金周7天的销售业绩相当于一个家居企业全年销售额的10%~15%。因此,很多企业将这段时间作为冲刺完成全年任务的关键时期。

  然而今年家居市场并未出现应有的火爆热销场面,而是呈现出活动多、人流少的局面,很多品牌的成交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滑。无论商家如何卖力促销,消费者就是紧紧地攥着钱袋子,家居卖场迟迟火不起来的。

  点评:2014年对于家具企业来说不啻于一次阵痛,原材料上涨、租金上涨、人工成本上涨……种种客观条件逼得产品价格越来越高,消费者也只能望而却步。加上频繁举办的促销活动,让消费者的神经日益麻木,传统节日促销吸引力持续减弱也就不以为奇了。

  关键词六:倒闭收购“再上演”

  4月28日,作为卫浴市场的一匹黑马,8年来发展稳健的安蒙卫浴,几乎是一夜之间陷入了“公司倒闭、老板失联”的局面,随后是大批员工与供应商集结追讨工资与欠款。8月份,国内知名卫浴品牌申鹭达被曝出申请破产保护的消息,11月又传闻将被九牧收购,据说其一直依靠银行贷款维持企业规模和业绩。今年大环境的冷淡,订单剧烈减少,让不少建材企业吃不消,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同类现象也在瓷砖行业上演:7月23日,河南中福陶瓷曝出“老板拖欠工资跑路”的消息。7月25日,江西新澳陶瓷老板卷款逃跑,公司陷入倒闭状态。7月28日,湖南华雄陶瓷停业两个星期后,因无力偿还欠款,陷入倒闭状态。据一项瓷砖终端市场的调查显示,一线市场的零售下滑20%~70%,三四线城市更是重灾区,下滑普遍超过50%。广州经销商坦言,不搞活动几无销售,市场难做,十几年来今年最惨。

  与倒闭相比,被收购的结局似乎要好些,与其苦苦支撑,不如待价而沽傍个大款。曾经风光无两的百安居,在“T计划”后重振无力,12月22日,翠丰集团宣布以1.4亿英镑,将旗下亏损的百安居中国70%的股权出售予连锁零售企业物美集团。涂料巨头立邦今年也没闲着,1月15日,立邦中国宣布以“资产收购”形式收购欧龙漆品牌;同时还渗入了基材和辅材市场,全面布局多元化产品线,寻找新的增长空间。

  点评:传统的家居业门槛低、品牌多且分散,停留于粗放型的数量增长,早在多年前就有人喊出“产能过剩”。不过,在行业高速发展时,大家日子都过得滋润,谁也不当回事,市场上泥沙俱下、鱼龙混杂,消费者也良莠难辨。如今,受低迷的楼市影响及电商的冲击,行情不好,各种传闻不断,状态好点的企业,有些缩减经营规模,有些则干脆退出市场。而有实力的企业则趁机捡漏,或加快推进“大家居战略”,或多品牌抢占细分市场。

  2015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无论是哪个品牌,是强是弱、是大是小,只有看清了未来市场的发展趋势,顺势前行,才能掌控好自己的这条船,使之更加顺畅和稳健的向前发展。(文章转自商机旺旺汇:www.sjwangwang.com)

 
相关热词搜索:家居建材 事件 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