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冷的百安居卖场
百安居1999年进入中国内地,目前拥有39家门店和超过3000名员工。刚进入中国的百安居,以新颖的业态吸引了不少消费者。2004年百安居中国建材业北京峰会上,百安居指出,在发达国家建材零售业90%至95%为仓储超市业态,达到这个比例用了20年时间。他们雄心勃勃地表示,在中国这个时间将缩短到5年,5年后中国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传统摊位制市场必将退出江湖或转型。
然而翠丰集团2013财年年报显示,在入驻的12个国家及地区中,法国、英国和波兰三个主力市场中的5个家居建材品牌为集团8.05亿英镑的总利润贡献了97.17%的份额,中国内地的营业利润出现了600万英镑的亏损。而这已是其中国区业务连续第七年亏损。
近期,记者走访了京城的几家百安居卖场,发现百安居内的打折招牌几乎挂满了整个店,但前来购买的消费者却是少之又少。以四季青桥的百安居店为例,卫浴产品几乎都是满1000减200元,地板则纷纷打出买十送二等招牌。因为冷清,销售人员也是无精打采。百安居店内的萧条,似乎已经成了常态。
百安居落败因水土不服
世界龙头家居企业为何搞不定中国市场?商机旺旺汇认为是“水土不服”。北京家居行业协会秘书长刘晨认为,百安居模式在进行市场定位的时候就已经吃亏了,建材超市的市场属性决定了其标准化程度比较高,更适合单品管理以及品牌色彩相对较弱的小商品。“而国内的家居卖场,属于‘精品店中店’的经营模式,卖场功能更加完善,集展示、服务、交易、体验为一体,利于品牌效应的显现与叠加,而且基本是厂家自有经营,卖场提供载体,这是超市难以做到的。”中国建筑材料流通学会副会长秦占学认为,百安居在国际市场上一直推崇“大型建材超市零售”,主要是针对愿意自己动手的组装家具和装修房屋的DIY消费者。“国内消费者就喜欢包干,做甩手掌柜,因此DIY模式难以适应国情。”而实创装饰副总韩晓静却认为,客户习惯确实是一方面问题,在她看来,经营战略不合适是最大问题。“百安居作为超市模式的洋家居企业,却和国内卖的东西同质化严重,没有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建材销售拼不过居然、红星这些大卖场,装潢部门比不过家装公司,还没有高端品牌,时间一长,肯定就不行了。”百强家具总经理何弘毅认为,战略不清晰、服务不到位,也是百安居中国失意的原因之一。“还有与供货商没有产生良好的合作,都是问题。”
物美收购百安居正在进行中
据商机旺旺汇人士了解到,去年12月下旬,业内爆出一枚重磅炸弹。物美集团与全球第三大建材家居零售集团翠丰集团签署正式协议,以1.4亿英镑(近14亿元人民币)收购翠丰旗下中国百安居70%的股权,成立合资企业。
昨日,记者致电百安居中国总部,从市场经理周琼女士处获悉,这宗交易目前正在经中国商务部审批,如获批准预计合并将在今年上半年完成。而在正式审批下来之前,百安居的一切经营方式照旧,但当一切手续办理完善后,将接受物美集团的管理。对于物美接手后将如何管理,百安居称目前暂不了解。(文章转自商机旺旺汇:www.sjwang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