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子被称为“人类的第一杀手”,名符其实。
疟疾、乙型脑炎、登革热、等劣性疾病是其“杀人凶器”,致死人数现已攀升至每年72万。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灭蚊技术在原有的化学消杀基础之上,向着物理、生化领域拓展,并广泛应用。以格林盈璐灭蚊灯为代表的物理灭蚊产品,逐渐替代蚊香、杀虫剂,在“健康、高效灭蚊”的流行趋势下,开始进击物理灭蚊技术在市场上的绝对地位。
然而,居高不下的死亡率,促发世界卫生组“鼓励受寨卡病毒影响的国家强化使用现有控蚊措施,谨慎试验可能在将来应用的控蚊新方法”。
自从生化击杀、以蚊治蚊理念应时而出,作为物理灭蚊领域的权威,格林盈璐也坦言,这应当是目前人类应用在灭蚊战斗中的“最强武器”了。
众所周知,倍受蚊虫侵袭的巴西在生化灭蚊上的动作“一直很大”。而在今年2月,中山大学的奚志勇教授明确表示出“愿在巴西建立建蚊子工厂,为防控寨卡服务”的意愿,向正忙于用伽马射线给雄蚊子做“结扎”的巴西,伸出“以蚊治蚊”的橄榄枝。
用转基因技术这把手术刀给蚊子“净身”,实现以蚊治蚊,阻断传染病传播的目的,却未得到一致的赞同。
“并非所有蚊子都是病毒传染源,万一弄巧成拙,可能在相关生态链中触发‘连坐’危机”,在一些关注生态问题的网友坦露忧虑的同时,还有一个更为实际的问题摆在眼前。
“以蚊治蚊”转基因技术目前仍在试点阶段,在尚未大规模推广之前,“开春的蚊子是不等人的……”
实际上,在以蚊治蚊还在试验初期,业内就已划分出三种空间形态,同时将人的活动区域再划分为四种使用场景,有针对性地采取以物理灭蚊为主的解决方案。
其一:针对封闭式空间为主的个人家庭灭蚊解决方案;
其二:半封闭空间,以酒店、度假村为主的针对性灭蚊解决方案;
其三:露天公共区域,以地产园林、市政工程为主体的灭蚊解决方案。
这套4S物理灭蚊解决方案是由格林盈璐在2012年时提出,目前已被多数家庭、度假村酒店、地产项目等广泛使用。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复杂的空间和场景变换下,这套解决方案该如何被正确“激活”呢?
“以地产园林项目为例,公共露天环境中园区主干道和分支岔道,是人流、车流、绿化最集中的地方,也是蚊虫密集地,就需要沿主干道及分支岔道,约40米设置一台灭蚊灯交叉布控。”围绕着人和蚊子的动态习性,格林盈璐的做法是“因地制宜”。
众所周知,蚊虫对阴湿环境情有独钟,因此常年处于阴暗潮湿的地下车库和水域周边成为主要“聚集地”,也是格林盈璐认定的重点布控区。
“车库可以使用壁挂式灭蚊灯,利用梁柱结构进行安装;水域、潮湿的环境都是蚊虫滋生地,需要密集布控,在源头上尽可能杀灭蚊虫。”
相比“以蚊治蚊”技术在地域、空间上的绝对优势,格林盈璐也客观地进行自我分析,物理灭蚊技术在空间范围较大的地域难以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在提倡生态环保、健康可持续发展上,物理灭蚊走的是“稳字诀”之路。
“我们也在大胆设想利用太阳能,甚至是风能这些自然资源充实物理灭蚊技术,同时也需要严谨求证,这样的设想是否具备深度开发的条件。”
格林盈璐在规划着物理灭蚊的无限可能;绝育蚊子工场也开始与以色列的一家公司合作研究飞机释放蚊子的技术,奚志勇在采访中提到,以蚊治蚊即将大规模推广使用,自动化生产线的研发已提上日程。
灭蚊的“武装力量”是否还有“扩充”的可能,尚难断定。但可以肯定,在物理、化学、生化这三个领域中的技术含金量,会越来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