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一位勤思敏学、德艺双馨的画家,更是一位公益事业的践行者,他越接近退休年龄,越想为家乡的父老乡亲们做点实实在在的事情。五年前,他将自己的四层老宅倒了出来,创建了美术馆,去年又创建了希元书院。如今,文化馆、希元书院已成为大嶝岛居民的读书场所,文化公益活动的讲堂,美术创作室、艺术沙龙及美术展览馆。也是一处功能齐全的社区文化活动平台,一处由个人创办的文化传播阵地。他用感恩和奉献撑起了家乡群众文化一片天,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居民的赞扬。他就是厦门大嶝岛田墘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市政协委、海关总署《金钥匙》美术编辑、一级关务督察(现已退休)郑瑞勇。

社区是社会的细胞,社区文化建设是社区建设的灵魂,是精神文明建设的前沿阵地和社会稳定的基石。社区居民在物资得到满足之后,更需要提升文明程度。近年来,尽管国家和地方政府对社区文化建设十分重视,不断加大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投入,但社区文化建设经费投入不足问题依然存在,资金投入不足已经成为社区文化建设的最大掣肘。
作为一位有公益之心和社会责任感的画家,郑瑞勇千方百计替地方政府分忧,将自己在大嶝岛的私有住宅倒出来,成立了郑瑞勇文化馆和希元书院,这也厦门第一个由个人创办的文化活动场所。
郑瑞勇一边从事自己难以割舍的美术创作、举办个人画展及开展两岸文化交流活动,一边以美术馆和希元书院为阵地,组织大嶝岛居民开展读书活动、林希元文化节、公益讲堂等活动,同时,他还要接待来自外地的参观者,而作为一个50后的他,却没有感到劳累,他感到充实和愉悦。他说,在有生之年能为家乡文化建设出点力,感到非常开心。

8月27日晚上,是希元书院读书会刚刚成立两天以来的第一个读书日。社区青年骨干带着各自的孩子们聚精会神阅读,同时也在座谈如何发展大家可持续性的阅读习惯,布置值班负责任人以及读书场所的规章制度建设。这时候,大嶝街道党委书记宋淑敏路过希元书院,看到灯火通明的阅读场面,兴致勃勃地参加了座谈会。
通过讨论,大家一致认识到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都是一种幸福感的体现,只有通过知识文化学习,才是提升每位村民的素质和文明程度,打造和谐社区。同时,大嶝岛是特色旅游区,打造美丽、文明、富裕的新乡村是每一个居民的共同愿望。开展社区读书日、开展希元文化节更是提升大嶝岛居民素质、丰富大嶝岛文化内涵的具体体现。宋书记对郑瑞勇文化馆和希元书院的创办给予高度评价,要求再接再厉,利用乡贤、群众的力量,打造“书香田墘”文化品牌,让希元名人故事得到弘扬,让大嶝岛特色旅游经济获得可持续发展。
大家还就大嶝岛红砖聚落以及金门县政府旧址的保护提出一些意见,并决定举办“第二届纪念林希元文化节”,宋书记对举办“第二届纪念林希元文化节”表示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