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正值暑假,孩子们开始约上同学、朋友四处玩耍。家长们要当心了,一些新型毒品的魔爪已悄悄伸向青少年。
新型毒品披“外衣”五花八门迷人眼
近日,一篇《最终我坐着轮椅被推出了首都国际机场》的文章引起了不少人的注意,讲的是西雅图一位中国女留学生因为过度吸食“笑气”,最后导致了整个身体垮掉,大小便失禁,一度无法站立。
我们印象中的毒品以海洛因为主。不过来自广州白云自愿戒毒医院的数据统计显示,2016年6月-2017年6月,吸食传统毒品海洛因的占42.66%,吸食新型毒品占57.34%。2012年以前,戒毒人员主要是以传统毒品为主,从2013年开始,新型毒品的增长速度加快,从占全院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再到2017年,占到了二分之一,短短几年时间,新型毒品增长速度飞快。
“很多人对新型毒品缺少了解,尤其是青少年认为新型毒品是‘娱乐消遣品’或者是‘俱乐部毒品’,认为是一种无害的毒品,由于新型毒品与传统毒品成瘾的症状不同,表现的形式不一样,因此,更容易使吸毒者上当受骗,充当毒品的俘虏。”李主任说。
武警广东省总队医院心理科主任王晓丽表示,“笑气”给人感觉和毒品根本没关联,被蛋糕店、咖啡馆常用做奶油的发泡剂,它最早的用途,就是作为麻醉剂,从名字也能猜到,它能刺激人的神经,产生兴奋作用。长期滥用“笑气”时,还会出现维生素B12缺乏的情况,这是因为一氧化二氮可以影响氧化维生素B12中的钴离子,阻碍后者发挥生理功能。维生素B12缺乏可导致神经病变和贫血。在报道和病例报告中提到的肢体麻木、无力、感觉异常等就与神经病变有关。
据了解,除了笑气,更多见的新型毒品种类包括冰毒、麻古、摇头丸、氯胺酮等,其中冰毒是一种无味、透明的结晶体,外观与冰相似,俗称“冰毒”。“冰毒”被吸食后,会损害大脑,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降低免疫能力,严重损害大脑组织和心脏,甚至导致死亡。
近年来,新型毒品逐渐衍生出新的种类和形式,如“奶茶”“开心水”“神仙水”“红冰”“一号胶囊”“阿拉伯茶”“浴盐”“邮票”等,这些普通人听起来陌生的名字逐渐成为毒品的新名头。
97%以上人首次吸毒是受“邀请”
近几年,吸毒人群的低龄化趋势愈发明显,青少年已成为吸毒的高危人群。
广州白云自愿戒毒医院从2016年6月到2017年6月的最新统计显示,出院患者中青少年占比达30%,青少年吸食毒品人数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然而在院外没有经过脱毒治疗的青少年人群比例更大,原因是青少年为新型毒品的吸食主体,而家人、学校监管缺失,导致住院治疗的很少。
同时,医院对在院戒毒的青少年(18岁—28岁)调查发现首次吸毒行为中,出于好奇和被诱骗占72%,97%以上的人第一次吸毒是受“邀请”的,且至少有3个人在场。
广州白云自愿戒毒医院住院部主任李华林介绍说,吸食冰毒者表现出妄想、狂躁、焦虑、好斗症状,极易产生暴力行为,严重威胁到周边人员的人身安全,影响社会治安秩序。
李主任表示,家庭环境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当父母教育不当或是缺乏亲情,青少年很容易在心理和生理的波动阶段走上歧途,加上对法律知识的缺乏,更容易受到“时髦”毒品的侵害,不能自拔。因此对戒毒者的治疗中,要融入家庭治疗,指导家庭成员如何改善夫妻关系、亲子关系以及如何面对患者以帮助他们康复。
王晓丽和李华林呼吁,广大青少年一定要扭转“新型毒品不会成瘾、吸食一次没关系”的错误观念,如遇到陌生人提供的饮品、食物一定要仔细查看,不要误食。王晓丽还表示,和其他精神药品不同的是,“笑气”等部分新型毒品的买卖、持有和使用还较少被法律明确禁止。年轻人可以很容易地购买“笑气”,获取它的难度与管制药品相比要低很多。现如今网络发达,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年轻人获得资讯、物品的途径更多更便捷,物质滥用的花样也越来越多。青少年学会自爱,远离这些陷阱。(记者 李劼 通讯员 谢智菲 田乃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