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南方时论:以包容审慎态度促进分享经济发展

时间:2017-08-08 09:43:46 来源: 评论:0 点击:

  近年来,我国分享经济异军突起,发展快速、创新活跃、应用广泛,在一些领域走到了世界前列,并培育了一批创新创业型企业。但与此同时,分享经济发展也面临着认识不统一、制度不适应、保障不健全等诸多问题和挑战。如何扬长避短,妥善化解“成长的烦恼”?国家发改委、中央网信办、工信部等八部门近日印发《关于促进分享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意见》,以期进一步营造公平规范的市场环境,充分发挥分享经济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生力军作用。

  国家信息中心统计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分享经济市场交易额达3.45万亿元,同比增长103%,参与分享人数达6亿,提供服务者人数约6000万。事实证明,分享经济作为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涌现的新业态新模式,极大地方便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提高了资源利用效率和经济发展质量,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不过,分享经济并非尽善尽美。以共享单车为例,这一高速增长的新业态便利了市民出行,化解了大量过剩产能,让自行车这个“几近衰落”的行业重新焕发生机,但有些地方也出现了故意损坏、乱停乱放、单车交通事故等问题,影响了市民出行安全和城市交通秩序。在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些不规范问题,也伴随着一些“不和谐”声音,所以迫切需要政府释放积极信号,增强市场主体的信心,充分释放分享经济巨大的发展潜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我国将发展分享经济,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今年6月,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部署促进分享经济发展事宜,明确要求各地方、各部门要顺势而为,不要仍用“老办法”去管制“新业态”!此次八部门联合发布细化的指导性意见,进一步明确了“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强调发展与监管并重,要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消除体制机制障碍,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支持和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积极探索分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面对新经济、新业态,不能再以旧眼光、老标准来衡量思考,必须创新管理,跟上时代发展进步的脚步,树立正确、科学的监管态度。对于各类市场主体来说,这是政府发出的明确鼓励信号,有助于增强企业参与分享经济发展的信心,促进各类新经济、新业态蓬勃发展。

  促进分享经济更好更快发展,有一个基本方向必须坚持,那就是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目标,以支持创新创业为核心,以满足消费需求和消费意愿为导向。为此,必须贯彻落实好“鼓励创新、包容审慎”的监管原则。要合理界定不同行业领域分享经济的业态属性,加强部门与地方制定出台准入政策、开展行业指导的衔接协调,避免用旧办法管制新业态,破除行业壁垒和地域限制。要清理规范制约分享经济发展的行政许可、商事登记等事项,进一步取消或放宽资源提供者市场准入条件限制,审慎出台新的市场准入政策。对拟出台的各项市场准入、监管措施,必须事先公开征求公众意见,充分开展咨询评估,提高政策透明度。要探索建立政府、平台企业、行业协会以及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共同参与的分享经济多方协同治理机制,强化地方政府自主权和创造性,做好与现有社会治理体系和管理制度的衔接,完善分享经济发展行业指导和事中事后监管。

  “包容审慎”要有宽容态度,而不是吹毛求疵,揪住分享经济存在的问题无限“上纲上线”,或担心出乱子干脆“一棍子打死”。同时,包容不是纵容,审慎不等于放弃监管。对于监管部门而言,一方面要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安全意识,对于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社会稳定、文化安全、金融风险等密切相关的业态和模式,必须严格规范准入条件;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界定平台企业、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的权利、责任及义务,明确追责标准和履责范围,促进行业规范发展。另外,要推进协同治理,平台企业要建立相应规则,加强内部治理和安全保障,强化社会责任担当,严格规范经营,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积极协助政府监督执法和权利人维权;行业协会等有关社会组织要推动出台行业服务标准和自律公约,完善社会监督;资源提供者和消费者要强化道德约束,实现共享共治,促进分享经济以文明方式发展。

  新时代需要新思维。广东是经济大省和创新大省,许多分享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在这里萌发、成长。“道在日新。”各地区各部门要不断创新监管模式,让市场主体多试一试,有关部门则多看一看,以包容审慎态度促进分享经济发展,进一步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为全国提供可推广的经济模式和可复制的监管经验。

相关热词搜索:经济发展 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