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快讯 > 正文

粼湖居小学阳光梦想小队探寻鼓子秧歌,过足了秧歌的“瘾”

时间:2018-02-09 14:13:11 来源:都市生活报 评论:0 点击:

 \
     “假期里,我们一起去我们商河的看看鼓子秧歌呗?”济南市槐荫区粼湖居小学2.1梦想、阳光小队的艾子轩这么一说,引起了小队其他8名小朋友的兴趣。2月4日小队成员们开启了的探寻鼓子秧歌之旅。
 \
做好攻略,有备而来
8名小队成员开始在父母的帮助下上网查询了鼓子秧歌,了解到鼓子秧歌已经有二千多年的历史,服装颜色鲜艳漂亮,需有大鼓、伞等道具等等。同时小队员们心中也有了疑惑,比如鼓子秧歌为什么在商河这么流行?鼓子秧歌具体应该怎么跳呢?小学生需要多长时间能达到表演的级别呢?带着这样的问题,9名小队员在父母的帮助下来到了济南市商河县。
 \
“跑则不乱,乱则不散”
队员们早就听说孙集镇中心小学的鼓子秧歌队非常厉害,第一站便来到这里。在孙集镇中心小学的庞副校长和晋老师引领下,队员们到操场上参观,已经等候在那里的同学们就开始了他们的演出。虽说去之前已经做足了功课,知道了商河鼓子秧歌作为山东三大秧歌之首,但是表演一开场队员们就被他们精彩的演出震撼到了。一群四、五年级的小学生,五十多人的大场面,并且整个演出过程都是以跑为主,舞蹈队形变化多样,但是他们能做到“跑则不乱,乱则不散”,步伐动作整齐划一,他们精彩的演出、默契的配合,队员们纷纷表示太好看了!
 \
多对一教授,要领全掌握
孙集镇中心小学的孩子不仅表演好,还自发组成了二三人一组,负责教授队员们伞舞和鼓舞的动作。看着简单的动作,但是学起来确实要费一番功夫,因伞柄和鼓子对队员们来说有些重。于是,大哥哥大姐姐先教动作要领,再让他们拿道具。队员们掌握了动作规律,穿上专业的服装来一段,哥哥姐姐们纷纷伸出大拇指为他们点赞。
 \
过一把记者“瘾”,再认识鼓子秧歌
追着大哥哥大姐姐问了好多问题,比如:“这个道具叫什么名字?”“我得练多长时间才能跳的像你一样好?”“这么多人的表演,一点都不乱,你们是怎样做到的?”等等,大哥哥大姐姐都耐心地一一回答。
“商河鼓子秧歌,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是山东三大秧歌之首。鼓子秧歌有四大特点:稳、沉、抻、韧,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庞副校长也给孩子们介绍到。
 \
走进文化馆,认识这片地土
下午,小队员们走进商河文化馆。讲解员为队员们讲解商河县的文化历史与发展。队员们了解到商河县历史悠久,自春秋战国迄今2600余年,勇敢、勤劳、乐观的商河人民在这片沃土上繁衍生息,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同时也创造了特色的艺术——鼓子秧歌。
 \
探访传承人,燃起传承心
为了更深入了解鼓子秧歌,小队员们来到了商河县李庙村闫爷爷家里。“一开始是老百姓用锅碗瓢盆、棍棒簸箕、锨镢镐锄、手帕雨伞等身边的生活工具和用具聚集在一起唱起来跳起来来庆贺丰收的喜悦。为了好看而逐渐由瓢盆换成鼓子,雨伞换成平底伞,而乐队由大鼓、大锣、钹、铙、镲、旋子组成。现在鼓子秧歌中还加了武术动作‘大、小红拳’。每年的元宵节,是鼓子秧歌演出活动的高潮日。秧歌队伍庞大,人数众多,角色各异,锣鼓齐鸣,非常热闹。”闫爷爷说。小队员们听得非常认真,还把在大哥哥姐姐们那学到的舞蹈表演给爷爷看,爷爷奶奶看得一边笑得合不拢,一边我们竖大拇指。 
刘奶奶告诉小队员们,鼓子秧歌艺人们继承下来的或许只是秧歌舞蹈语汇、阵形的走法形式,并不没有鲜明的传统文化意识去跑场图,但鼓子秧歌代代相传直到今天依然存在就证明了它持久的生命力,同时也在表达着老白姓庄稼丰收的喜悦心情。小队员们听了爷爷奶奶的话,小队员们纷纷说到中国的文化真是丰富多彩,我们一定会努力学习让更多人认识鼓子秧歌。
 \
送祝福,新祈愿
马上要离开爷爷奶奶家,队员们心里很不舍。伴随着我们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到来,为了感谢爷爷奶奶给我上了一堂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课,小队员们给爷爷奶奶贴上对联,送上福字。 
小队员们纷纷表示被老百姓的“精”“气”“神”所感动,在新年即将到来之际,制作了自己新年愿望卡,肩负起传承中华文化的责任,好好学习为传承中华文化而努力,做一名优秀的少先队员。
本报通讯员:司贤军
相关热词搜索:秧歌 小队 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