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于这次实践处于疫情期间,秉着安全第一的原则,坚决不跨市进行实践活动,因此我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线上和线下的活动,由本地的组员前往调查,其他组员负责收集资料,实践结束后交流、汇报。针对线上活动,我们做了两份问卷分别面向大学生和当地村民,针对大学生对红色旅游和乡村振兴政策的了解以及村民对当地经济发展情况看法进行了调查。针对线下活动,我们参观了山南镇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加强了红色革命信念和爱国主义教育;了解了山南镇的产业链现状;近距离感受沈店乡当地文化,体会扶贫产业的现状和发展。
7月25日上午,两名小组成员戴好口罩,做好防护,乘车前往实践地点。经历了路途的奔波,组员们终于到达了山南镇,下车后,就感受到强烈的红色革命气息,映入眼帘的是一片徽派建筑,别具一格。与镇政府取得联系后,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大致了解了山南镇的历史沿革,在惊讶于山南镇让人眼前一亮的景色,更让人感叹不愧于2020年度被授予了“第五届安徽省文明村镇”的称号。在获得了管理人员的支持与允许后,自行安排好食宿,展开工作会,规划了未来几天的行程,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为26日的实践活动做准备。
7月26日一早,组员就在管理人员的带领下去了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1978年9月23日,肥西县山南区山南公社小井庄生产队率先在全国实行包产到户,比凤阳县小岗村1978年11月24日的大包干还早了两个多月,成为中国农村包产到户的发源地。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于2005年5月1日对外开放,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的称号。在小井庄包产到户纪念馆,讲解员详细介绍了四十多年前小井庄包产到户的来龙去脉。1978年肥西县大旱,为了便于组织生产,合理、节约用水,将土地和水塘分到组,做出了实行包产到户的抉择,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当时左倾思想反对包产到户,遭到了来自方方面面的阻力和非议,认为其走资本主义路线。1979年5月21日和12月13日,时任安徽省委第一书记的万里两次来到小井庄,主持召开了中国农村第一次包产到户座谈会,充分肯定小井庄生产队的努力。1980年5月31日,邓小平在《关于农村政策问题》一文中对此举给予首肯。小井庄乃至山南镇人民用自己“敢为天下先”的改革创新精神,打破了旧的生产关系,更新了中国人思维方式。大家在参观中体验,在体验中交流,在交流中感慨。
7月27日,小组成员提前调查路线并对山南镇沈店乡当地的文化进行了解。近年来,山南镇因地制宜,整合优势资源,做大做强产业扶贫,落实好“造血式”扶贫,助力贫困户稳增收稳脱贫,让脱贫户有希望、有奔头、有干劲。截至目前,山南镇已建有10个扶贫产业园,2020年计划新增6个,资金再投入6个,持续带动约233户脱贫户收益分红,今年项目建成后,总计可带动脱贫户900余户。在了解山南镇扶贫现状之后,我们小组成员前往当地进行深入了解。当地卫生院医疗设施较之前完善,药品齐全,医护人员细心照顾患者,医疗水平的上升折射出村民的生活状况越来越好。
7月28日,组员前往山南镇了解自主的产业链现状。山南镇以农业经济为主,工业经济和商贸经济为辅的多种经济体制共同发展。山南镇是全县主要的粮油、家禽家畜、特色水产、蔬菜瓜果、优质蚕茧生产基地。山南镇工业基础雄厚,已形成了以机械制造加工为龙头的工业格局。随着小井庄工业聚集区的开工建设,首批入区企业达到15家。2020年山南镇将继续推进、做大做强产业扶贫,发展蚕桑种殖、白鹅养殖、蛋鸡生产等优势扶贫产业,确保每个贫困户增产、增收,稳定脱贫。
7月29日,我们对山南镇的交通状况进行了实地调查。发现山南镇城乡公交已实现全覆盖,乡村的水泥路也完成了国家所推崇的“村村通”政策。在走访的几个村部里,我们也发现私家车的数量相比往年有所增加,电动车也已成为居民们主要的代步工具。通过询问当地居民对比往年村里与外界交流情况,无论是交通还是其他方面的信息交流都便利了许多。同时,在线上我们查询了山南镇整体的交通情况,了解到山南镇处于省道杨桃路穿境而过,东起国道206线,西连312线,与县道山袁、山界、山洪、官山、金南路等构成交通主骨架,山农路也已修建完成,是山南又一条直通省城的要道。筹建中的省二级公路山双路(山南镇—六安市双河镇),是合肥通往大别山腹地的最便捷通道之一。
7月30日,在结束了前几天的实地调研后,我们开始针对调研所收集的数据、资料进行汇总和整理,并生成报告。随后我们将所生成的实践报告提交给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与他们交流了此次实践的感想,并对他们在对此次实践过程中所提供的帮助予以感谢。在此之后,我们针对管理人员提出的意见对调研的资料进行进一步整理,并开展了线上实践成果讨论会对此次实践成果进行最终的探讨。随着线上会议的结束我们此次实践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在规划好回去的路程收拾好行李后,准备离开实践了六天的山南镇。
从问卷的调查结果显示,我们不难看出83.79%的大学生了解有关红色文化的知识,大多数人游览红色旅游景点是为了教育目的和纪念抗战历史,极小部分是为了放松心情以及顺便来观看,但偶尔参加红色旅游的的人数占到了44.48%,经常去的人数仅占11.03%,其主要原因在于纪念品缺乏吸引力、服务质量及设施差、交通不够方便等因素。为此,红色景点举办艺术文化节和安排专人讲解更受欢迎,群众对文化的接受程度更高。同时,对乡村振兴政策了解人数占到了90.34%,农村户口略高于城镇户口,由此可见国家政策的有效性,44.48%的学生认为乡村变化很大,呈现好的趋势,但只有25.86%的大学生愿意毕业后去乡村发展,56.9%的大学生有想过去乡村发展,但一直犹豫不决或还是不愿去。乡村振兴战略人们更多的是注重医疗、基础设施、生态、收入水平及就业的情况,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中遇到的障碍由多方面构成,其中以交通通讯不迅捷以及剩余劳动力老年化较为突出。有近九成的大学生认为红色旅游与乡村振兴关系密切,两者发展,共同促进经济的快速增长,也能有效的促进脱贫政策的实施。
通过本次三下乡的实践活动,我们对山南镇有了较明晰的认识,我们重点考察了山南镇红色文化和乡村振兴,亲身感受并了解国家政策的重要性,知晓包产到户和乡村振兴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有助于锻炼我们的团队合作能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深入了解乡村的快速发展,有利于树立服务社会的思想,恪守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作为一名合格大学生,我们还要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理想,明确自己的奋斗目标,拥有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奉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