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北京7月25日电(记者朱一梵)Wind资讯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811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购买规模达5450.1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36.9%,且接近2015年全年上市公司购买的理财产品规模。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已成为越来越多上市公司实现“钱生钱”的重要手段。
理财高收入惹上市公司钟爱
上市公司热衷购买理财产品,与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路走高有关。Wind资讯统计显示,自去年10月以来,不少理财产品收益率已连续8个月上行。
而今年以来,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势头更猛。人民网记者查询数据发现,今年以来已有808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累计购买理财产品数量5851只,累计购买规模5450.1亿元。
具体来看,今年以来购买理财产品规模过百亿的上市公司有3家,分别为新湖中宝、五矿资本和中国动力,购买规模分别为177.13亿元、105.00亿元、100.00亿元。而超十亿规模的上市公司共有142家。
在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公告中,大部分公司提到是“使用闲置自由资金购买”,并强调“不会影响公司资金正常周转需要”,甚至有上市公司借由投资理财获得的收益弥补了主业营收上的亏损。据不完全统计,2016年共有ST明科、中葡股份、西安旅游等15家公司依靠理财产品收益实现净利润为正。以ST明科为例,数据显示,公司2016年实现营业收入2824万元,净利润1502万元,而其理财收益高达2036万元,占总营收的比例为72.09%。
政策放宽上市公司热衷买理财
数据显示,2015年两市共有628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共购买7302个理财产品,耗资5514.14亿元;2016年A股共有786家公司购买理财产品,共计购买理财产品9594个理财产品,耗资8104.62亿元。截至记者发稿,今年已有811家上市公司参与购买理财产品,占A股上市公司总数的四分之一。
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近几年,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无论是数量上还是金额上都有了巨大的增长。
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来源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利用自有闲置资金;另一种是闲置的募集资金。
上市公司募集资金使用范围放宽之前,上市公司只能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理财产品。2012年,仅有24家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认购金额只有62.34亿元。2012年12月21日,证监会发布《上市公司监管指引第2号——上市公司募集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监管要求》,放松对上市公司闲置募集资金的限制,允许上市公司使用闲置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的投资产品,包括国债和银行理财产品等。此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尝试运用超募资金购买理财产品。
对于上市公司购买理财产品的现象,公司通用的解释通常是:为了进一步提高资金使用率,合理利用闲置资金,增加公司收益。而对于投资者而言,上市公司将募集资金流向理财市场无疑违背了投资者的初衷。更多投资者期待公司能将资金投资于主营业务,增强自身活力。